只不過在暗中羅斯福已經和德國人打成了秘密協定。
德國人將在暗中支持羅斯福成為美國總統,而羅斯福要做的就是支持德國對抗中國,哪怕只是物資方面的支持。
與此同時,中德之間進行的太平洋戰爭也深深地觸動了美國。
隨著中國將德國人在太平洋的勢力逐漸消滅,未來中國獨霸太平洋的局面已經形成,這讓美國上下都感到了擔憂。
畢竟太平洋彼岸就是美國。
美國人很擔心中國會不會沿著太平洋向東擴張,如果擴張的話,美國的太平洋艦隊能否擋得住中國人那強大的海軍。
這個時候德國人的到來就顯得有些雪中送炭。
德國人承諾以技術換物資,就像對當初的中國一樣。
德國人將把先進的技術交給美國,而美國則作為德國的“朋友”
向德國提供包括武器在內的各種物資。
至于美國在未來會不會像中國一樣靠著德國的幫助逐漸強大,最后成為德國的敵人!
德國人表示他們已經考慮不了這么多了。
隨著中德宣戰之后,憑借巨大的海軍優勢,中國海軍將德國海岸線牢牢的封鎖住了,就如同上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海軍將德國人封鎖住一樣。
只不過與上一次想比,這一次的封鎖更加的嚴密。
同時,受到上次日德蘭海戰慘敗的影響,德國海軍變得更加保守,他們不敢與中國海軍決戰,甚至連沖突都不敢發生,這讓德國突破中國海軍封鎖的計劃變得遙遙無期。
德國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國家,海岸線被封鎖,隨之而來的便是各行各業因生產資源短缺而停產,這讓德國國內不管是民生還是軍事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所以,被逼無奈的德國人將目光放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身上,此時此刻也只有美國有能力也有意愿幫助德國。
在經濟上,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經濟總量緊在德國和中國之后,它可以迅速的為德國提供大量資源。
在政治上,雖然美國因為馬尼拉海戰的慘敗而陷入獨立主義,但隨和美國國內經濟逐漸飽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聲音,想要美國對外擴張。
最后,在外交上。
美國同屬于白種人,這讓美國和德國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親近。
并且中國在太平洋上的不斷擴張,嚴重影響到了美國的利益。
在此之前,中美雙方已經因為夏威夷的歸屬權爆發過一次小規模對抗了。
所有從各個方面來看,似乎和德國結盟成為了美國最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