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很快在隊形中炸響,而且還是榴散彈,高速的3毫米直徑的鋼珠如同雨點般的掃向已經有些散亂的騎兵隊列。
在密集的彈雨攻擊下,前1秒還威風赫赫的騎兵就被像割麥子1般1片片的掃倒。
硝煙、烈焰、死人、傷兵成了這幅名為“戰場”的畫卷的主體部分。在速射炮的接連打擊下。本來成形的騎兵方陣被從中間攔腰截斷,整個騎兵陣已經失去了連續沖擊的能力。
“側翼騎兵和前排騎兵出擊。后排騎兵繞過傷兵。”
俄國營長1邊不斷鳴槍1邊指揮著被速射炮炸的7葷8素的騎兵們。而俄軍連長和排長們也盡量收攏被打散的部下,躲開炮擊重點區域,然后重整準備戰斗。
“對方散開了,讓炮兵們打的慢1些,咱們帶著的炮彈不多。”袁世凱望著遠方硝煙滾滾的戰場,沉聲說道。
剛才的炮擊從場面上來看很威武,但是在對方反應過來后。騎兵1散開,速射炮的殺傷力就開始大減,尤其是開始沖鋒后,射速炮的威力就很小了。真正可以最終終結騎兵突擊的還是那些重機槍!
“嗚呼!”
伴隨著騎兵沖鋒的號子聲響起,剩下的300多名俄國騎兵猶如1股灰色的潮水1般,再次向著戰車營沖來,為了避免炮擊,這1次對方采用了分散隊形。
但同樣的,這樣1來就擴大了打擊面積,從而讓更多的機槍可以發揮火力。
“噗噗噗~”
伴隨著機槍的嘶吼聲,正面能用上的10輛戰車上裝備的10挺重機槍讓俄國人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槍林彈雨。
伴隨著從拋殼口跳躍而出的彈殼,10挺機槍交織在1起,組成1張密集的火力網將對方死死的罩住。
從出發陣地到戰車陣不到2000米的距離真正成了1道不可逾越的障礙。在密如雨點般的子彈射擊下,哥薩克騎兵沖擊的陣型被撕扯的4分5裂。無論是正面突擊的部隊還是側翼迂回的部隊在機槍火力的打擊下都被打的支離破碎。
短短數分鐘的時間,300多人的騎兵沖鋒就被瓦解。戰場上彌漫著濃濃的血腥味。戰死的戰馬和士兵躺了1地,其中夾雜著垂死者的呻吟,
原本在2戰中才出現的騎兵大戰裝甲車的情況提前了近40年,雖說這個年代的戰車連后世日本的小豆丁都稱不上,但是在這次遭遇戰中依然將沒有防備的沙俄騎兵殺的尸橫遍野。
“該死的,碰見硬骨頭了。兄弟們撤退。”看著眼前死傷慘重的騎兵們,俄軍營長嘴角不斷的抽搐。他只是想簡簡單單的打個劫而已,怎么就碰見了這么兇狠的1幫人。
惹不起,自己惹不起。還是趕緊跑吧!
“老毛子被我們打跑了。”
“大家準備1下。加速向目的地進發。老毛子吃了1次虧,再碰上的話,可就沒這么好對付了。”
看著遠去的沙俄騎兵,袁世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道。
老實說,他也沒想到這次戰斗這么容易就獲勝了。為了防備對方沖上來,他甚至都命令士兵準備好了刺刀。
結果沒想到看似兇殘的沙俄騎兵卻連最外圍的機槍陣地都沒沖過去。
但是勝利之后,他可1點也不敢大意。連忙下令加快速度向著大部隊趕去。
誰知道這批俄國騎兵后面還有沒有援軍。這1次之所以能打的這么輕松,只不過是這支騎兵人少而且裝備實在太水了。但如果碰上沙俄騎兵中的精銳的話,恐怕就沒那么容易對付了。
“實踐證明單純靠騎兵往機槍陣地上撞基本上是找死的行為。這1次俄國人吃了虧肯定會進行匯報的,所以如果下次俄國人再上來的話,絕對不會這樣做。”在顛簸的汽車中,袁世凱還煞有其事的分析道。
“老袁,我看您說的都是廢話,還是讓我說1些有營養的吧。”馮國璋撇了撇嘴說道。
“行行行,那你說,我看你能說出什么歪理來。”看著自己這個搞怪的好友,袁世凱摸了摸額頭無奈的說道。
“首先,戰車不能單純用于防守作戰,這與我們機動部隊的定義是相悖的。防守意味著失去先機,雖然可以充分發揮火力,但是各位應該非常清楚,我們的所謂的裝甲只能抵擋子彈和彈片。如果真要是被75速射炮和中口徑臼炮打中或者近失的話。那幾乎是必死無疑。所以,我們必須要保持機動和進攻。降低火炮殺傷的概率。”馮國璋想了想說道。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