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1901年5月20日了。
李光宗在海上飄的這段時間,世界局勢依舊繼續(xù)緊張著。
同盟國和協(xié)約國之間,展開了更加激烈的對抗。
尤其表現(xiàn)在海軍的對立上,雙方都在海軍的建造上,投入了巨資。
首先,德國宣布將建造‘凱撒級’戰(zhàn)列艦,并且一次性建造五艘。
‘凱撒級’戰(zhàn)列艦,是在德國完成了對中國的“秦級”
和“漢級”
戰(zhàn)列艦的研究之后,自行設計的。
雖然德國人是這么宣稱,但只要仔細看就能夠看出,德國海軍“凱撒級”
戰(zhàn)列艦中有超過70都是仿照的中國軍艦。
‘凱撒級’戰(zhàn)列艦,標準排水量為22700噸,滿載排水量為25500噸,比中國海軍的“漢級”
戰(zhàn)列艦多了5000噸,其艦身全長1695米,寬28米,吃水82米,采用16座從中國進口的燃油鍋爐,三臺蒸汽輪機,三軸推進,功率為31000馬力,最大航速215節(jié)。
火力方面,‘凱撒級’戰(zhàn)列艦并沒有采用中國海軍成熟的354毫米50倍徑火炮,而是搭載了5座克虜伯雙聯(lián)裝305毫米50倍口徑主炮,副武器方面采用了14座150毫米45倍口徑副炮,12座88毫米45倍口徑副炮,5具50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
‘凱撒級’戰(zhàn)列艦的設計在照搬中國軍艦的同時也融入了濃濃的德國海軍風格,譬如及其厚重的裝甲。
“凱撒級”
通體采用萊茵金屬制造的“萊茵克虜伯-盾牌”
裝甲,這是李光宗研制的盾牌裝甲的德國改進型號,其防御力堪稱世界頂尖水平。
為了抵御水雷攻擊,“凱撒級”
戰(zhàn)艦水線裝甲厚達350毫米,除此之外,它的甲板裝甲厚達120毫米,炮塔裝甲和艦橋裝甲都厚達350毫米,完全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重裝騎兵。
在德國海軍建造計劃中:五艘‘凱撒級’戰(zhàn)列艦,將分別命名為為‘凱撒’號,‘腓特烈大帝’號,‘凱瑟琳’號,‘阿爾伯特國王’號和‘路易特波爾攝政王’號。
德國五艘強大的‘凱撒級’戰(zhàn)列艦相繼開工建造,這引起了英國的嚴重恐慌。
僅僅在三天之后,英國海軍部就宣布,英國皇家海軍的下一級戰(zhàn)列艦‘圣文森特級’戰(zhàn)列艦即將開工建造,并且,將一次性建造六艘。
只不過,但就公布出來的‘圣文森特級’戰(zhàn)列艦的書面性能來看,似乎完全比不上德國海軍的‘凱撒級’戰(zhàn)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