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之后,北洋政府立刻行動了起來。
海軍方面鄧世昌艦隊開始和補給艦隊匯合,并進行補給和休整。同時,將戰死和受傷的士兵運回國內,其余的戰艦,則繼續向北航行,準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艦隊開到香港進行威懾。
最后則是北洋的宣傳部門也開動了起來。
11月2日1大早,北洋的各大報紙都刊登了北洋海軍殲滅英國聯合艦隊的消息。
畫面上那1艘艘燃燒著,緩緩沉入海中的英國戰艦,讓北洋民眾大為振奮。
華夏已經被歐洲列強欺辱幾十年了,而現在,北洋海軍大勝英國艦隊,這無疑讓國人原本壓抑的情緒得到了釋放。
于是在京師、天津、西安金陵等城市,人民自發的展開了多種慶祝活動,甚至有不少的人,請愿北洋政府府早日擊敗英國,將洋人全部趕出華夏的土地。
而駐華夏的各國領事在看到報紙之后,程才行。
“關于這個問題,這幾天我也考慮了1下,我覺得還是要將談判的重點放在國內。香港必須要收回來。之前英國與滿清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也必須要通通廢除。至于賠款問題,則可以放在最后商談。”李光宗思索片刻后說道。
收回失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是李光宗乃至整個北洋政府1直想做的事情,原本礙于實力的原因,李光宗是打算循序漸進逐步進行的,但這次英國人突然發難卻給了他1個機會,讓他可以趁機免除英國人在華的特權。
“英國人能答應這樣的要求嘛?”張佩倫有些遲疑。
不說香港了,單單英國政府在長江以南的各種“投資”就超過了6億英鎊,如果他們的各種特權全都被廢除的話,那這些錢可就全都打水漂了。視財如命的英國人能接受嘛?
“他們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是我們。”李光宗站起來,大聲說道。
同時他在“勝利”2字上著重加深了語氣。
“是,大帥我明白了。”張佩倫點了點頭說道。直到現在,他已經徹底明白了李光宗的意思了。
在回去后,張佩倫立刻正式照會了英國駐華領事館,并提出了在京師舉行談判的要求。
對此,朱爾典早有預料。畢竟滿清政府已經消亡,那么金陵這座都城自然也不會存在了。
只不過,讓朱爾典感到有些擔心的是,無論他怎么試探,張佩倫都沒有透露出任何1點有關北洋要求的信息,這讓他心里非常的忐忑。
他非常清楚北洋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尤其是現在英國海軍戰敗,如果不付出1些代價的話,恐怕北洋不會罷休的。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