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閣下的意思是?”
“我國希望在于貴國的合作中能夠更進1步,不僅僅是訂購戰艦。還包括艦隊戰術,士兵訓練等。我國政府希望,德北兩國之間可以建立1種更為緊密的關系。”提爾皮茨字斟句酌的說道。
這次北洋與俄國的曠世大戰,吸引了歐洲各國的注意,其中自然也包括德國。
只不過比起北洋的6軍戰術,德國人或者說是德皇對海軍戰術更有興趣。
尤其是這次作戰北洋所展現的高超炮術和士兵的高素養等,都十分值得新興的德國海軍學習。
畢竟現在的德國海軍雖然噸位龐大,戰艦數量位居世界第4,但是卻沒有經過什么像樣的戰斗。
私底下,李光宗也常用武裝到牙齒的嬰兒來形容他們。
而現在德國海軍高層顯然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才派提爾皮茨這名即位于海軍高層又和自己關系較好的家伙派過來和自己洽談。
“貴國有這樣的想法當然是極好的,我北洋和德國之間的友好關系已經有幾十年了,我們從軍工到工業等十幾處都有合作,德國是北洋在世界上最好的盟友,我當然也希望我們兩國的關系能夠更進1步。”李光宗笑著說道。
“如此1來,那真是太好了。”提爾皮茨激動的說道。不過很快,他臉上的激動就被1絲尷尬所替代,他不好意思的看著李光宗試探性的詢問道:
“李先生,最后我想問1下,這場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那戰爭結束后,北洋是否有新的造船計劃呢?”
提爾皮茨有些尷尬的詢問道,他沒有想到有朝1日,自己這名德國海軍少將竟然會干起推銷的工作來,但沒有辦法。那群造船廠是需要賺錢的,而德國海軍的訂單現在根本不無法滿足他們,無奈他們只能是再1次將目光投向北洋。
“當然有!”李光宗也來了精神。
“提爾皮茨先生,說實話你來的實在是太巧了。我北洋的海軍設計局剛剛設計出了1艘新式戰艦。在這艘戰艦中我們運用了很多的新設計,譬如3聯裝炮塔和最新式的盾牌2式裝甲等,并且他的總排水量也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噸。”李光宗從自己的公文包拿出來1沓設計圖紙說道。
提爾皮茨的話點醒了他,由于北洋的新式戰艦運用了很多的新技術導致新船所要承擔的風險和資金壓力非常大,既然如此那為何不找1個人來分擔風險和資金壓力呢?正好現在德國人送上門來了,他們不缺資金和技術,正好適合當冤大頭。不!是合作者。
“嘶~2萬噸!”聽到這個巨大的數字,提爾皮茨也不由得倒吸了1口涼氣。
“怎么樣?提爾皮茨先生,有這個魄力去接下這個訂單嗎?我相信德國的工業水平,同時我相信貴國可以造出這1冠絕全球的戰艦!我將在這艘戰艦上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和更為合理的設計!貴國要稱雄大洋,這種魄力是必須的!”李光宗言語中充滿了蠱惑!好不容易碰見1個冤大頭,他才不能就這么放棄呢!
德國人嚴謹細致,但是在造船方面卻有些過于保守,這1點在1戰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主炮選擇問題上,德國整整3級13艘戰列艦使用的都是同1款12寸l50主炮!拜這1點所賜,托馬斯的4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在公海艦隊全力胖揍之下勝利轉進!以至于舵機發生問題的厭戰號都逃脫了被擊沉的命運!
而在設計方面,從拿騷到赫爾格蘭,李光宗都認為上面有濃濃的前無畏風格!6角形的主炮布置方式即浪費噸位又削弱了火力,12門主炮只能發揮其中的8門這不坑爹嗎!
到了凱撒,總算小有進步,知道對角布局了,在特定情況下,可以發揮10門主炮的火力,到了國王,總算把中軸布局學到家了,至于后面對面的巴伐利亞,更可以看成1戰中戰列艦的洗地之作,戰列線能力超越女王。但是出來的太晚了而且數量只有2艘!面對后來的5艘女王和5艘r級,巴伐利亞淚流滿面!
在戰艦噸位上,德國人也顯得過于謹慎。以1915年前為限,當時德國最大的戰列艦是國王級,2萬5千噸的排水量。而美國的紐約級和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噸位已經達到了2萬7千5百噸。而當時的日本建造的扶桑號已經達到了3萬噸。德國戰列艦噸位相對偏下,嚴格影響了戰斗力的提升。當年在建造國王級之時,就有換裝320毫米主炮的意思,但是在噸位和經費的雙重限制下,最后還是悲催的繼續使用12寸50l主炮!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