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德國需要的不是面子,而是1支集中高效的決戰艦隊,在突破北海這個牢籠之前,德國海軍在海外任何地方布置戰艦的行為都是錯誤的。”李光宗看著臉色鐵青而無話可說的舍爾,內心中涌起了1絲滿足感。
這位可是連英國本土大艦隊都敢挑戰的牛人啊!現在竟然被自己說的啞口無言。
“德國的工業足夠讓德國海軍擁有強大的艦隊。”舍爾半天才從牙縫中擠出這么幾個字,工業基礎的強大是他們為數不多的底氣。
“當年法國也是這樣想的,結果又如何?還不是在特拉法加折戟沉沙。”
“德國從根本上來說是1個6權國家,即使德國的工業實力已經超過了某個國家,但是那個國家依舊可以憑借龐大的殖民地來為自己源源不斷的輸血,這顯然不是德國能比的。”李光宗看了看身旁1直沉默的提爾皮茨,隨即轉過頭接著對舍爾說道。
“而相對于德國來說,某國最大的劣勢就是它對海上運輸的絕對依賴,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將本來十分龐大的艦隊布置在世界各地,而德國優勢就是可以集中力量戰斗,但是如果德國為了單純的炫耀而將海軍力量分散在各地的話,恐怕1旦開戰,某國的海軍部會十分感謝這個為德皇出了這個餿點子的家伙吧。”說完,李光宗微笑著抿了1口咖啡,看著眼前的這兩位德國海軍軍官。
“李先生,今天有些晚了,我們還是改日再來拜訪吧。”
話說到這里,1直沒有說話的提爾皮茨忽然站起身來說道。他的臉色鐵青,但不知為何,李光宗能夠感覺到提爾皮茨并沒有生氣,反而有1種目的達到的感覺。
“那我就不留兩位了,兩位慢走。”李光宗微笑著起身,將提爾皮茨和舍爾送了出去。
待將2人送走以后,剛剛還滿臉微笑的李光宗,臉色瞬間拉了下來,因為他從剛才的交談中,已經感覺到了,德國高層中還是有人對遠東有想法的。
“看來亨利親王的遠東計劃可能會受到這位北洋艦隊新提督的阻礙啊!至少我們在清國尋找1個合適的港口已經不容易了。”待離開后,舍爾有些郁悶的說道。
“可是將軍,您看起來并不失落,甚至有些高興啊。”舍爾看著1旁的提爾皮茨疑惑的詢問道。要知道這可是亨利親王的命令,完不成任務他們該怎么去向親王交差啊?
“親王殿下又不懂海軍,我們為什么非要讓1個不懂海軍的人對我們指手畫腳?”提爾皮茨不滿的低吼道。
“我認為李光宗說的對,遠東距離德國實在是太過于遙遠了,若是單純為了炫耀而招惹萬里之外的,某個本可以成為盟友的國家,這實在不是1個明智的選擇。”提爾皮茨搖了搖頭,說道。
“可要是這樣的話,那公海艦隊豈不是只能繼續在北海這個魚塘中游弋嗎?”舍爾有些失望的說道。
“如果不能讓英國屈服,德國艦隊即使在和平時期部署在全球各地,在戰時也毫無意義。在這1點上,李光宗分析的十分到位。就像當年他絞盡腦汁的組建1支決戰向艦隊以對付日本艦隊那樣。唯1不同的是,我們的對手更加強大而已。”提爾皮茨語氣中包含了敬畏。
“記住,擊敗英國海軍將是我們這1代必須完成的任務!唯有如此我們才有機會真正進入大洋!將德意志帝國帶上1個嶄新的臺階。”最后,提爾皮茨斬釘截鐵的說道。
要說李光宗為何不遺余力的給德國海軍支招,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如果北洋想有1個安穩的發展環境并且有機會向東南亞甚至更遠的地方擴張的話,那就必須讓列強無暇東顧。
而要讓列強相互牽制的話,第1次世界大戰無疑是1個非常好的機會,理論上講,如果按照歷史上的情況來看的話,無論德奧和土耳其如何運作,美英法俄意5國最終都可以把德奧和土耳其拍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德國給美英造成更加沉重的打擊,讓英國和美國在戰后也沒有能力向遠東滲透就成了李光宗的目的。
所以,李光宗必須幫助德國,同時也得適當的幫助英國,只有這場戰爭打得時間越長,雙方損失越大,才會對未來的華夏越有利!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