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侯,姬姓晉氏名仇,生于公元前805年,薨于公元前746年,晉國沒有結束,請!
在晉文侯一個人感慨時,他的親弟弟,幫助自己奪回了君位的公子成師也在感慨,也在總結著屬于自己的人生理念:
任何時候,都不能心慈手軟,什么親叔親侄親兄弟,在權力面前,隨時可以變成敵人!
晉國又亂了,那周天子管不管呢?
想管,但哪里管得著?
這個時候的周幽王剛登基,剛辦完父親周宣王的葬禮。
對了,周宣王崩后,并非是今天崩了,明天即下葬這么簡單。
根據周禮,天子駕崩,停尸七日而殯,七月而葬。
這七個月里,準備棺木墓地,向全國發出訃告,迎各路諸侯參加葬禮,各種程序,各種禮儀,復雜得很。
主持葬禮的當然是新天子了,新天子將舊天子的一個葬禮辦下來,已經累得夠嗆。
接下來還有新天子即位的一整套流程要走,這套流程走完,當然是很累很累了。
然后還要守孝,守孝的規定又特別苛刻復雜,至少不能喝酒聽歌吧。
反正一句話,對天子以及列國諸侯來講,真的是死不起的。
天子七日殯七月葬,那諸侯呢?五日殯五月葬。
卿大夫三日殯三月葬;士一日殯一月葬;庶民當日殯當月葬;至于其他更低一級的,則是隨時殯葬。
周幽王那么忙,還有閑心來管你晉國這點破事?
剛忙完喪事,周幽王又積極參與了大周王朝的一場宮斗里,而且還擔任了男主角。
大周王朝圍繞著立誰為太子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以申國國君申侯為首的擁立姬宜臼派,一派是以虢國國君虢公為首的擁立姬伯服派。
之所以能夠產生這兩派之爭,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姬宜臼的母親是來自申國的姜王后。
姜王后所生的兒子是嫡子,姬宜臼又是長子,按大周王朝禮制應該立嫡長子,即應該立姬宜臼為太子。
但周幽王偏偏更寵愛來自褒國的妃子褒姒,所謂愛屋及烏,周幽王更喜歡褒姒所生的兒子姬伯服,有心想立姬伯服為太子。
反正一句話,大周王朝正亂著呢。亂著的大周王朝,正合晉文侯之意。
他本就對這個大周王朝很失望了,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自己如何在這個破落的大周王朝里得到自己的最大利益。
有的利益,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而有的利益,是像天上掉餡餅一樣掉下來的,就怕自己接不住。
這一次,晉文侯果斷地接下了第一塊餡餅。
這塊餡餅,便是一個大家族,趙氏家族!
喜歡春秋晉國風云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