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嘛,你霍國自導自演搞這么一出自我安慰的戲,也沒人會來理會你,這種屁丁點大的國家這般折騰,純粹是小丑爭主角式的一出鬧劇而已。
王室衰落,周天子想管也管不過來,連齊桓公都忙著尊王攘夷,誰會來管你?甚至人家楚國自稱為王都貌似沒人管了。
但這個消息傳到晉獻公耳朵里,立即成了比腦白金還金貴的重特大信息:什么什么,霍伯僭號稱公?
這還了得?這不是反了天么?
快,立即整備軍隊,討伐霍國!
晉獻公出動晉兩軍討伐霍國。
什么是兩軍?
原來,當初周天子分封晉國時,因為晉國是一個侯爵級別,所以給予的軍隊編制是兩軍。
按周王朝軍制,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一軍是一萬二千五百人,這是規定,不能亂來。
所謂大國,則指公爵國,次國指侯爵伯爵國,小國指男爵子爵國。
晉國本就是一侯爵,按規定可設兩軍。
現在要討伐霍國了,晉獻公親率上軍,由世子申生率下軍,趙夙擔任車御,畢萬擔任車右,浩浩蕩蕩向霍國殺奔而來。
霍國真是不作不死,哪里是晉國虎狼之師的對手?
霍國趕緊向耿國和魏國求援。
耿國和魏國是霍國同盟,聽說盟國兄弟受欺負了,當然得來救。
但他們這次碰到了真正會打仗的野戰軍。在強大的晉軍面前,先是霍軍被迅速擊潰。
然后晉獻公以逸待勞,兵分兩路,分別由自己和世子申生率晉軍將耿軍和魏軍擊潰于來援途中,漂漂亮亮地打了一個圍點打援。
耿國、魏國、霍國被滅!
晉獻公宣布,此三國嚴重違反有關規定,寡人奉天子王令,予以討伐并滅之。
此三國被滅后,其后人以國為氏,這便是耿氏、霍氏和魏氏這三姓的淵源之一。
在滅三國戰役中立下大功的趙夙和畢萬,分別得到重賞,其中趙夙獲封邑耿地,畢萬封獲封邑魏地。
記住哦,這兩個人很重要,因為趙夙有一個叫趙衰的孫子,到后來成為趙國頂尖牛人之一。
同樣,畢萬受封魏地后,開創了晉國魏氏家族,后來在晉國發展成為一個牛氣沖天的大家族。
晉獻公于公元前661年同時滅了耿、霍、魏三國,這就打通了晉國繞臨汾盆地沿中條山南向虢國進軍的通道!
喜歡春秋晉國風云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