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晉國很完美,國君晉獻公英明神武文治武功,晉國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盛世景象。
但隨著晉獻公寵信驪姬姐妹后,晉國變了。
晉獻公老來發昏,竟然聽信讒言,害得世子申生自殺身亡,并派軍隊捉拿分別在蒲城、屈城駐守的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
這些故事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這里,我們就專門講講公子重耳。
公子重耳自駐守蒲城后,很快在蒲城站立了腳跟,贏得了蒲城軍民的支持。
絳城發生的事重耳是知道的,申生自殺時,他正在絳城。
得知消息后,公子重耳擔心自己受牽連,第一時間逃回了蒲城。
晉獻公因公子重耳與公子夷吾的不辭而別而勃然大怒,此時的晉獻公完全相信了驪姬的話,認定重耳、夷吾與申生三人同謀欲害自己,于是就派勃鞮去蒲城捉拿重耳。
當時晉獻公給了勃鞮一支軍隊,同時也給了一個命令:將重耳帶到絳城,如果重耳抗命,格殺勿論。
勃鞮是誰?
晉國歷史上首次留名的一個宦官,而且是一個武力指數一流的宦官。
當時,宦官叫寺人。
接到任務后,寺人勃鞮定下計劃:先禮后兵,要求重耳跟自己回絳城。如果重耳不聽,當場斬殺重耳。
得知此消息的重耳慌了,當時協助他駐守蒲城的有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等人。
眾人都很生氣,紛紛表示據蒲城反抗,但重耳不聽。
重耳道:“作為晉國的公子,怎么可以不遵父令呢?
你們誰都不要說了,誰再提反抗之事,就是重耳的敵人。
打開城門,將寺人勃鞮迎進城來吧,重耳甘愿聽候發落?!?/p>
先軫等人面面相覷,大家心里都在嘆息:公子啊公子,連世子申生都自殺了,你還以為你會有好下場嗎?
但重耳有令,大家也無可奈何。
不過,眾人都心存著同一個思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勃鞮將重耳帶走!
先軫與魏犨對視了一眼,兩人偷偷各自前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