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昭公大怒,下令禁止魯國參加會盟,并派太傅羊舌肸前去責備魯國人。
羊舌肸是如何責備魯國人的呢?
羊舌肸道:“諸侯將要在初七結盟,寡君知道不能事奉魯侯了,請魯侯不必勞駕了。”
魯國大夫子服椒嘆了口氣,對羊舌肹說:“太傅啊,晉侯居然相信邾國、莒國等蠻夷的控訴,斷絕兄弟國家的關系,丟棄周公的后代?
既然如此,那敝國又有什么辦法呢?既然晉侯不讓敝國參加會盟,那敝國只能接受晉侯的命令了。”
哦?你魯國人居然還有很大的意見?
但子服椒此言有力有理有禮且有節,能言善辯的羊舌肸居然一時無話可駁,不悅道:“敝國對貴國,如同大牛對小豬。牛哪怕再瘦,如果壓向小豬,小豬恐怕也要被壓死了吧。”
“如今,敝國有戰車四千乘待命,如果貴國不聽寡君之令,那恐怕要惹禍上身了吧。不要以為貴國這些年做的事寡君不知道,貴國滅了鄫國,侵占邾國、莒國土地這畢竟是事實。”
“寡君今天不允許你們參會,這僅僅是略施小懲,你們意見還很大?難道不怕寡君號令諸侯來討伐貴國嗎?”
羊舌肸一點也不給魯國人面子,將這套充滿火藥味的晉國威脅論在魯國人頭上一拋,隨后就走了。
魯國人徹底慌了。魯國大夫子服椒對執政上卿季孫意如道:“季孫大人,沒想到晉國居然聽信邾國、莒國的話,這是要拋棄兄弟之國了。”
“看來,晉國是要討伐我們魯國了。您是執政上卿,得親自去向晉侯解釋謝罪,才有可能免除國家的災難了。”
季孫意如也非常郁悶,他對子服椒道:“您的話我不敢不聽,但這個時候去見晉侯,無異于送死。作為執政上卿,為國而死倒不怕,就怕不能為國家解除災禍。”
子服椒道:“得先送主公回國,以備不測。如果上卿不避災禍敢去見晉侯,那下官就在這里一直陪上卿。”
魯昭公被拒絕參會,只好帶著大部隊先回國,準備迎接晉國的討伐。
季孫意如則求見晉昭公,作最后的外交努力。
晉昭公之所以禁止魯國參加盟會,就是準備在平丘之會后起兵討伐魯國。此時見季孫意識居然敢上門來,頓時火大了:
“寡人沒去找他們,他們倒送上門來了?抓了這個魯國人,關到狄軍帳中,先餓他個三天!”
為什么會有狄軍?
原來,晉國此次赴平丘主持召開諸侯會議,所謂四千乘兵力,其步卒中也有不少是來自戎狄部落的士兵。
晉國與戎狄部落的關系非常微妙,戎狄部落眾多,晉國與不少部落是盟友關系,該些部落在很多時候都會參加晉國的軍事行動。
魯國大夫司鐸射眼看著執政上卿季孫意如被五花大綁至狄軍營帳,營帳外有士卒持戟守衛,從早上守到晚上,也不見有人送一滴水進去,心急如焚。
司鐸射心道,自己總得給季孫送點水喝吧。于是便取下自己箭袋的蓋子,取了一蓋子水,偷偷繞過守衛,試圖從營帳背后將水遞給季孫意如。
不料,司鐸射剛轉到營帳一側,便被守衛發現了。
見守衛前來,司鐸射急中生智,連忙從懷里掏出一塊錦緞,陪著笑臉迎上了去:“兄弟,這塊上等錦緞,就送給你了。我只想給關在里面的魯國人送點水喝,請做做好事吧。”
守衛看了看司鐸射,再看了看眼前的這塊錦緞,情知這可是好東西,自己所在的部落哪里曾見過此等絲錦?不收白不收,收了也無非是給里面的犯人送口水喝而已。
就這樣,司鐸射終于給季孫意如送去了水,至少沒讓季孫意如給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