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平公聽后黯然無語,他嘆了口氣道:“您是一位忠臣,寡人身邊正缺乏您這樣的忠臣。來侍奉寡人吧,寡人封您為大夫。”
辛俞施禮謝恩,但辭謝道:“主公,人心用以守志,言辭更要踐行,這才是侍奉君主之道。如果臣接受了主公的賞賜,那就有悖臣之志向,今后臣憑什么來事奉主公呢?”
晉平公大為感慨,他嘆了口氣,擺了擺手,下令釋放辛俞,任憑辛俞離開新絳去找欒盈。
在辛俞的帶動下,不少欒氏家臣紛紛投奔欒盈。
欒盈在晉國樂施善交,一大批人才都是他的鐵桿追隨者,欒氏家族本也家大業大,追隨者甚眾。
由于范匄下令不允許晉國人包括欒氏家臣去追隨欒盈,所以欒盈一開始的追隨者并不多,身邊只有兄弟欒樂以及荀起、州綽、荀喜、邢蒯等人。
但辛俞卻偏偏拿著“臣要忠君”這道命令,光明正大地選擇了追隨欒盈。有人帶頭就好辦了,許多人都去追隨欒盈。
欒盈的隊伍開始壯大起來,大家合計后,決定投奔齊國。
范鞅又氣又急,他又生一計。他知道欒盈逃亡肯定要經過大周王朝都城洛邑,立即吩咐家臣趕赴洛邑,在那里悄悄作了部署。
于是,欒盈等人剛抵達洛邑外城以西不遠處時,一群野人便朝欒盈等人殺將而來。
欒盈等人奮起反擊,但由于對方人多勢大,欒盈一行人只好邊打邊退。一場混戰下來,欒盈一行人死傷情況倒還好,但要命的是,所有的財物都被搶走了。
此去楚國,路途遙遠,沒有了盤纏物資,怎么走?欒盈無奈之下,想起了天子。他寫了一封信給天子周靈王:
“陛下,陪臣欒盈因為得罪了天子守臣范匄,被迫流亡。但沒想到,到了天子腳下,又得罪了天子郊甸臣民,財物被搶劫一空。
既然陪臣已經是窮途末路了,那就求陛下賜陪臣一死吧。
想當年,陪臣祖父欒書有大功于王室,曾受到過天子嘉獎。但是,他的兒子欒黡卻未能發揚他的榮耀,他的孫子欒盈更是受人迫害。
陛下如果能夠感念欒書的功德,那陪臣還能夠繼續逃亡。但如果陛下不再感念,那陪臣就在此等著陛下的命令,外臣只能回晉國引頸受戮了。”
周靈王見信長嘆一聲,他搖搖頭,自言自語道:“范氏也未免太過分了吧,予一人如果真要把欒盈逼回晉國,那是讓人家的罪過再加一等啊。”
周靈王下令,迅速查明欒盈財物被搶之事,嚴懲了帶頭的暴徒,將財物全部追回,還給欒盈。
欒盈也不敢在洛邑多作停留,上書感恩天子后,一行人急匆匆離開洛邑。
再說范鞅。他見令欒盈窮困之計又失敗,再生一計。
范鞅對范匄道:“父親,欒盈此人素有大志,不可能就此罷休。我們必須早作準備,遲早生變。”
范匄點頭道:“為父打算召集諸侯盟會,嚴令各國不得接納救濟欒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