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新拉攏的盟友吳國不顧諸侯大喪不得討伐的周禮規定,居然未經晉國同意,私自出兵討伐楚國,卻遭到楚國的痛擊。
為避免吳國再次玩過火,又搞什么出格的無法無天但卻被反殺的軍事行動,晉悼公還專門派范匄去責備吳國。
由于吳國戰敗,晉悼公不得不優先考慮中原和楚國的問題。
唯有確信楚國不會再主動攻擊中原諸侯,晉悼公才可以放心大膽對秦國再來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沉重打擊。
現在好了,一切都搞定了,那就出兵教訓秦國吧。
公元前559年4月,晉悼公命中軍將荀偃率晉軍討伐秦國。
這是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晉國聯合了齊國、宋國、魯國、衛國、鄭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杞國和小邾國,組成十三國聯軍,浩浩蕩蕩討伐秦國。
秦國攤上大事了,大敵壓境,那還不跑?
當然不可以跑,因為人家進犯到了自己家里!秦國國君秦景公一邊緊急派人向楚國求援,一邊全民發動,全面抗戰。
但令秦景公郁悶的是,由于楚共王剛去世,剛即位的楚康王又要面臨吳軍的隨時報復,所以楚國根本無法出兵。
晉悼公當然掌握了這個重要情報,所以這一次晉悼公敢于傾全國之力,再組織這么龐大的聯合國軍去討伐秦國。
按晉悼公的意思,這一次,干脆就將秦國給滅了得了!所以,一開始,晉悼公是要親自指揮這場戰役的。
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此時,晉悼公染上了風寒,一下子病倒了。
但是聯軍已經組建成功了,晉悼公不想半途而廢,只好讓中軍將荀偃為帥,統領十三國聯軍討伐秦國。
但是,晉悼公沒有想到,正是因為自己沒有親征,導致了后面一系列的事發生,直接影響了整個晉國霸業!
為了將這次遷延之戰講清楚,我們現在必須要把晉國現在的四軍六卿給理一理了。
首先晉國現在仍然是四軍,但將佐只有六位,即在任的六位卿級班子成員。
他們是中軍將佐荀偃、范匄;上軍將佐趙武、韓起;下軍將佐欒黡、魏絳。
由于新軍暫時沒有將佐,此時的新軍是統歸下軍指揮的。所以,下軍的實力是最強的。
下軍將欒黡在六卿中還有一個親戚,那便是范匄,欒黡正是范匄的女婿。
按理,這兩人應該是關系最鐵的,范匄將女兒都給了你欒黡,你欒黡得尊重咱岳父老丈人吧。
但欒黡可不這樣想,欒黡自以為是實力最強大的下軍將。國君在時,他不敢放半個屁。但現在國君不在,欒黡認為自己才是晉軍最有權勢的人。
而且,這一次不同往常,這一次是有整整十三國的諸侯卿大夫們在,欒黡當然想借機好好秀一把。
那中軍將荀偃呢?
荀偃其實是經歷了晉悼公長期的考察,畢竟他當時作為欒書的鐵桿盟友,居然殺死了晉國國君晉厲公!
對晉悼公來講,盡管自己是被欒書和荀偃扶持上位的,但他從根本上對兩人是心存忌憚的。
一個連國君都敢殺的人,哪能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