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呢?四周都是蠻不講理的戎狄武裝!
沒有一位強硬的國君或者強硬的權(quán)力中心的領(lǐng)導(dǎo),晉國能生存多久?
公元前746年,晉昭侯分封曲沃給公子成師,時年58歲的公子成師謝恩后美滋滋地走馬上任了。
從此,公子成師以曲沃為氏,這便是曲沃氏之源。
晉昭侯反而洋洋得意,自認為終于將這老家伙趕出了都城。
但大夫師服向晉昭侯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師服,生卒年月不詳,是一位精通古樂且諳熟禮儀的晉國大夫,是師姓的鼻祖之一。
這里要說的是,在春秋江湖,凡是以師為氏并且歷史留名的,那都是一個個大音樂家。如晉國后來的師曠,魯國的師乙和師襄,鄭國的師悝、師觸、師躅、師惠、師叔,衛(wèi)國師涓等,皆為當時的著名樂師。
他們不但精于音律,而且在朝中出任重要官職,一般都是大夫級別牛人,有的還是國君的老師。
而且,據(jù)說他們很多還是瞎子,因為為了鉆研音律,他們故意弄瞎自己的眼睛,以專心于聽力,從而將音樂這門技藝不斷推向前進。
但這些音樂大師們既然身居大夫級別,在朝中為官,當然也是經(jīng)常參與政事的。
這位師服也是如此。據(jù)說,師服曾因為晉穆公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取名分別是仇和成師時便發(fā)表過看法,這個看法就成了晉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預(yù)言之一。
師服當時說,國君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取這樣的名,大大不妥。因為,取名不是兒戲,所取的名都有相當?shù)脑⒁狻?/p>
名字所含的意義便是一種禮儀,而禮儀是治國理政的基礎(chǔ),符合禮儀百姓便歸從,不符合禮儀百姓便要亂。
什么叫仇?
相愛的夫妻叫妃,相怨的夫妻叫仇!
什么叫成師?
就是組建軍隊。組建軍隊不就意味著造反嗎?這是古代人所傳下來的命名方法。
現(xiàn)在,國君給世子取名叫仇,給其兄弟取名成師,這就預(yù)示很快便要生出禍亂了。
從名字的意義上看,估計以后做哥哥的恐怕要被做弟弟的給廢黜了吧。
這話你信嗎?
當然筆者是不信的,但為何這話居然還被史料記載了下來?
嘿嘿,我們多次講過,古人的預(yù)言中,能夠被記錄下來的,都是被歷史證實了的事實。
那預(yù)言真的那么準確嗎?
當然不是,唯一的解釋是凡是不準確的都不被記錄,記載的都是準確的而已。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師服的話,也只是對自己的好友講的一些牢騷話,他應(yīng)該不敢跟自己的國君這樣去張大嘴巴的。
歷史的發(fā)展卻是令師服終于閉上了他的大嘴巴,因為世子仇的表現(xiàn)堪稱完美,象這樣的晉國國君,誰敢挑釁?弟弟公子成師還不是一直乖乖地跟在他的后面?
喜歡春秋晉國風(fēng)云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fēng)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