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荀林父率軍滅了其中一部,已經令晉景公高興得不得了。而剛上任的士會,又全力掃除了赤狄的其余各部。
史料雖然記載不詳細,但可以相信,中軍將士會在這一次次的指揮晉三軍對赤狄諸部的戰役中,運籌帷幄,智計百出,為晉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晉景公大喜。他是一位大方的國君,對于賞賜從來不吝嗇,那對于這位戰功如此顯赫的中軍將士會該有什么樣的賞賜呢?
晉景公加封士會為太傅,把范邑之地賞賜給士會!
太傅是當時一個很重要的官職,西周時,周王朝設置了太保、太傅、太師,稱“三公”,是當時最重要的官職。
如周武王時,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這三人可是當時大周王朝的頂級牛人,也是代表天子處理日常政務的重要大臣。
除王室外,春秋時期各諸侯國設置太傅的主要有齊國、楚國、晉國等幾個諸侯國。
晉國的太傅,到了春秋中期,其主要職責主管國家的禮儀教化以及法律的制定和頒布。比起歷任中軍將,士會這個中軍將的分量可謂是最重的。
范邑,即今天的河南范縣。這里,我們必須提及的是,在當時的士氏家族,士會并非宗主,士氏家族宗主是士渥濁。
也就是說,士會這一脈,僅僅只是士氏家族的小宗。這個我們前面講士渥濁時已經交代過了。
既然不是士氏家族大宗,那士會便從士氏家族中別出,士會因功而受封隨邑為食邑,此次因受封范邑,后人以封邑為氏,這便是晉國隨氏家族和范氏家族的由來。
晉景公對士會的賞賜還遠不止于此。
公元前593年3月,晉景公帶著士會朝見天子周定王,這一次是晉國再次向周天子獻狄俘。
連續兩年,超級大國晉國居然主動向王室獻俘,這對當時的天子周定王來講簡直是受寵若驚。
周定王很高興,當場便應晉景公之請,任命士會為晉國上卿!
什么意思?士會不是已經擔任了晉國中軍將嗎?晉國的中軍將本就是晉國上卿啊,哪里還需要周天子任命?
這里便涉及到一個周禮的問題。
春秋早期,根據周王朝相關規定,諸侯國對國內的卿大夫是不能隨便任命的。
當時,大諸侯國可以設置三卿,小諸侯國置兩卿。
這卿,大國諸侯可以自行任命一個,其余兩個必須由天子來任命。小國諸侯則根本沒有卿的任命權。
如齊國,不管后來的管仲、晏嬰有多么厲害,但基于由天子任命的卿是國、高兩氏,而且當時天子規定這兩大家族在齊國政壇上世襲卿位。所以齊國有權任命的只有一個卿。
但這是春秋早期以及之前西周小小的規定,春秋到了這個時候,諸侯無論大小,任命多少卿,關你天子屁事?
所以,大家都根據自己國家的需要來設置卿。
但晉景公此次是把尊王進行到底了,不但討伐赤狄獲勝連續兩年向天子獻俘,還請示天子任命晉國的卿。
這讓周定王高興壞了,周定王當然一口答應了。
由天子來任命諸侯國的卿,對于士會這樣的被任命者,其實質意義并不大,但其政治意義非凡,因為這是來自于天子的榮耀!
這樣一來,士會在晉國的地位更加顯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