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國又那么忙,對我們一連幾天都不予理睬,我們實在無奈,出此下策,只是為了將貢賦運進大院子里來。”
子產的意思就是,正因為你們連抽個半天倆時辰的工夫都沒有,所以貢賦一直停放在外面。
但這很危險,這個貢賦在完成交割之前,是鄭國的財物。鄭國人當然要保護好自己的財物了,誰讓你們不待見鄭國人呢。
鄭國執政大夫子產為鄭國人的拆墻行動擺足了理由,然后開始教訓晉國人:
“聽說,昔日貴國先君文公在時,驛館非常寬大豪華,馬車都能駛入。各國將貢賦拉進驛館后,可以耐心等待文公會見。
各國使團見到了文公,才發現原來貴國的宮廷非常簡陋。大家都很感慨,都認為文公寧可自己過得差一點,也要將各國使者都招待好,這就是當年文公之所以服天下之故。
我還聽說,當年的驛館,倉庫寬大,馬棚整潔,環境優雅。貴國為各國使者所安排的招待非常周到,不但按一國國君標準給各國配備了足夠的侍女奴役,貢賦交割前,專門有人登記,有序安放。
文公還專門撥出軍隊日夜巡邏,安保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所有住在驛館的各國使臣,都日夜無憂,享受著文公專門配發的美味佳肴和音樂舞蹈。
卿大夫們也都很有禮貌,經常親自來探望問候。大家都很懷念當年的貴國,大家來到貴國,感覺到了賓至如歸的溫暖。
但現在呢?你們自己看看,各國諸侯住的是什么破地方?門那么小,馬車根本進不來。
窗戶是破的,案幾都幾個月沒人擦拭了,灰塵積了厚厚一層,連垃圾也沒人管。
我看這茶葉都過期了吧,泡出來的水都發黃帶澀。連熱水供應也不足,洗澡洗到一半便沒了熱水。
我們的馬,已經兩天沒吃過草料了。沒有音樂舞蹈,也沒有酒肉。
但你們的宮廷呢?超豪華建筑,超豪華裝修,幾乎都超過了天子的規格了吧。這個我也不想多說了。
確實,貴國事務繁多,我們是理解的。魯侯去世,大家心里都難受,那是一位好國君。
但對貴國來講,這無非就是安排一次外交活動即可,何至于一連幾天都在商議此事,卻把包括寡君在內的敝國使團晾在一邊呢?
我們也不知道貴國對于魯侯過世這樣的事要研究多長時間。既然沒有一個準信,只好把馬車先拉進來。然后,靜候晉侯的命令。
我們巴不得早點完成進貢的任務,早點回國呢。”
賓至如歸的成語,便是出自這里。《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載:“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
意思就是,客人到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里一樣,形容招待客人熱情周到。
鄭國執政大夫子產的舌頭太厲害了,明明是一件自己不對的事,但經他的嘴說出來,不但成了一件天經地義的事,還把堂堂諸侯聯盟盟主晉國給好好教訓了一頓。
鄭簡公和鄭國人聽著那個解氣啊,一個個是心花怒放。誰都知道,這套說法,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辯駁!
晉國大夫士匄被說得臉一陣紅一陣白,最后居然頻頻點頭,承認晉國失禮。
士匄回報趙武道:“元帥,真的很難為情,此事怪不得鄭伯和子產他們。下官認為確實是我們有不到位之處,不管如何,我們不可以對一個前來朝見的諸侯如此無禮。
下官建議,元帥應立即安排會見鄭伯,及時收受貢賦,同時追究驛館年久失修管理不當的主體責任,重建驛館。
元帥,那里年久失修,確實不宜住人,下官仔細察看了,比家奴的居所好不到哪里去了。”
趙武聽后大吃一驚,隨即面紅耳赤,羞愧不已。這是一位聞過即改的卿大夫,趙武立即下令,不準晉國任何卿大夫追究鄭國責任,還立即安排鄭簡公與晉平公的會見,將鄭國人的事優先辦理,還說了一堆好話。
當然,他也立即追究鄭國國君到了晉國這樣重要的信息不及時上報的責任,還開展了一次針對驛館管理的責任追究,重建驛館,處理了一批貪腐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