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簡對秦穆公道:“寡人雖然不才,但還是能聚合這么多人。如果秦伯您不撤退,那我們只好一戰了。”
秦穆公一聽,喲,還居然不知羞恥向寡人示威來了?
他朗聲道:“想當年,晉侯您流亡到寡國,寡人很擔心,怕晉侯您回不了國。
所以,寡人集全國之力幫助晉侯您回國,并助晉侯您成功即位。
然后,寡人又很擔心,晉侯這個國君可能會當得不穩。所以,寡人又傾全國之力,來幫助貴國渡過難關。
現在,您晉侯已經沒有什么可令寡人擔心的了。既然如此,那對于晉侯您的命令,寡人怎么敢不服從?”
太文皺巴巴了點吧?
一個是堂堂晉國國君,侯爵高官,你要打,那便打,何必在秦國人面前吹噓自己人多勢眾呢?
一個是堂堂秦國之君,伯爵貴族,既然決心要與晉國開這一戰,想必已經作足了準備,又何必搞什么“您的命令,寡人怎么敢不服從”之類的套話呢?
這,就是當時貴族戰爭的表現形式之一。
晉惠公看到秦穆公的軍隊后,心下大定:小樣,就這點兵馬?
所以他的臺詞便是威脅恐嚇類的:你秦國佬趕快撤軍,否則就要挨揍了。
秦穆公雖然說得那么客氣,但在秦國將士聽來,完全是自己的主公已經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了。
現在,雖然是我們秦國主動來攻打你晉國,但這個是必須的,咱老秦人真那么好欺負么?
那就決一死戰吧!
所以,秦軍士氣特別高漲。
在秦軍將士們的怒目相向中,韓簡沒話可說,他撥轉車頭回到晉惠公前。
晉惠公問道:“怎么說?大夫覺得秦軍如何?”
韓簡嘆了一口氣,道:“不瞞主公,雖然咱們兵力超過人家一倍,但能夠真正有戰斗力的,人家秦軍至少是我們的一倍。”
晉惠公一聽便很不高興,心道:這什么話啊,有多少將士,明擺著在這里。秦國人來侵犯我國,全軍將士當然是同仇敵愾了。你韓簡哪根筋搭錯了,憑什么說我軍戰斗力不足?
晉惠公心下不喜,但戰爭可由不得你喜不喜,肯定是要開始的。
按照貴族戰的標準模式,雙方擂鼓,全軍吶喊,然后戰車先沖。一場車對車、士對士的戰役在韓原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