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定驪姬之亂中,里克是主導者,也是勝利者,這是一位晉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牛人。
晉國的春秋歷史寫到這里,按理應該是要繼續(xù)寫即將登上君位的晉惠公的故事了。
但如果就這樣將這位叫里克的晉國牛人給翻過去了,著實有點不舍。
那,就讓我們好好來講講里克的故事吧。
里克,出生年月無考,卒于公元前650年,嬴姓,里氏,名克。
里克是晉國歷史上一位英勇善戰(zhàn)的統(tǒng)帥,一位堪稱股肱的大臣,一位無限悲情的將軍。
他的一生,生的轟轟烈烈,死的凄凄慘慘。
里克為晉國立下了赫赫功勞,擔當了天大的責任,最后死于他親手擁立的君主之手。
這是一段晉國歷史上“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英雄悲劇。
主人公里克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因他而生的那一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令人唏噓不已。
里克最早是晉獻公手下的大夫。晉獻公雖然后期糊涂,但他繼位后雄心壯志,四處征戰(zhàn),并國十七,橫掃太行山以西,為晉國打下了大片江山,為日后晉國百余年的霸業(yè)起到了奠基人的作用。
可以說,沒有晉獻公在軍事上的雄功偉業(yè),就沒有日后晉國的百年霸業(yè)。
在晉獻公的南征北戰(zhàn)中,里克一直追隨左右,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晉獻公為后人留下了著名的“假道伐虢”經典戰(zhàn)例,這個經典戰(zhàn)例的具體實施者,荀息的謀略應是首功。但在具體的執(zhí)行中,卻是里克為帥的的軍事行動。
公元前658年,晉獻公納荀息之謀,以賄賂手段請求虞公同意晉軍經虞國南下攻打虢國。
虞公不顧大夫宮之奇的竭力勸阻,同意晉軍越境討伐虢國。
晉獻公委任里克為帥,率領晉軍,越過虞境,兵指虢都夏陽。
夏陽是北虢國的都城,夏陽之戰(zhàn)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晉、虢這兩個世仇諸侯之間的一場重要戰(zhàn)役。
勝之,則虢國從此亡國,至少是元氣大傷,不再對晉國構成任何的威脅。
若敗之,則晉國牢牢被封鎖于虞、虢以北,難有雄圖中原之勢。
這是一場必須拿下的戰(zhàn)役。
虢國并不是一個軟柿子,世襲公爵高位,兵強馬壯,戰(zhàn)斗力非常強悍。
晉國雖成功分化了虞、虢聯(lián)盟,并從虞國借了道,但直面虢軍,里克還是很謹慎的。
主公將主力部隊交給了自己,自己當不辱使命,還給主公一個虢國的都城,夏陽。
里克沒有強攻,此時的晉軍仍是不動聲色,潛伏于夏陽數十里外。
虢國此時正與犬戎對峙,根本不會去想后方會出現(xiàn)晉軍,所以疏于防備。
里克知道,現(xiàn)在虞、虢在表面上仍是同盟關系,只是虢國已被虞國出賣卻還蒙在鼓里。
里克組織了一支三千人的先鋒部隊,命軍士全部換上虞兵軍裝,并從虞軍那里借來虞軍旗幟。
里克命荀息率領其余部隊,待夏陽城門打開后,城內殺將起來,大軍便沖進城去。
準備停當后,他親率先鋒部隊,直到夏陽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