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從晉文侯被親叔篡位,自己歷盡千辛萬苦去尋求天子幫助,結果卻受到了冷落后,晉文侯對周王室的態度完全轉變。
晉文侯早就決定了:大周王朝怎么亂,與寡人無關。寡人關心的是如何在你的內亂中得到屬于晉國的利益!
現在,他同時收到了來自申國和虢國為代表的兩派勢力的邀請,邀請晉國去站到他們的隊列中。
晉文侯該幫誰呢?
其實,幫誰都一樣,都是在幫大周王室!或者說,幫誰都沒關系,關鍵是要看對晉國有什么好處。
兩派勢力現在不相上下,兩派勢力手頭都握有重量級的王室人物,一個是王子余臣,一個是前太子宜臼。
王子余臣已到了而立之年,正是人生精力最旺盛、能力最強勁、經驗最豐富的階段。
如果周王室由他來主持,周天子由他來當的話,那一定是一個強勢人物。
這樣的人物,不符合晉國的利益。
反而是那個行事魯莽沖動的小年輕前太子宜臼,比較好對付。
那就這樣定了,幫助申國,扶持前太子宜臼吧。
周王朝的死活關寡人屁事,寡人自有打算!
老練的晉文侯打出的旗號是:現在不談幫誰的問題,而是談手頭必須緊急要做的事情!
因為此時對大周王朝來講,此時的首要任務確實不是立誰為國君,而是先將犬戎武裝趕出大周王朝都城鎬京去!
晉文侯決定出兵,他親自率傾國之軍趕往鎬京!
在晉文侯看來,先把敵人趕出去,一定是正確的。
是的,晉文侯是正確的,同樣做出正確選擇的還有秦國人、衛國人和鄭國人!
四國諸侯很快組成了聯軍,加上申國、繒國的里應外合,大家同心協力,將萬惡的犬戎武裝給趕出了鎬京!
這個時候的晉文侯要考慮的,是接下來怎么做才對晉國最有利。雖然自己已經決定要扶持前太子宜臼,但得有一個叫得響的理由。
晉文侯對秦、衛、鄭等國放出的理由,是現在六個諸侯國并肩站在了一起,而虢國那邊卻幾乎沒有作為,只是空喊著一個口號。
包括申、繒兩個擁立前太子宜臼的六國諸侯,至少在這次保衛大周王朝中作出了巨大貢獻。既然天下諸侯都沒什么聲音,現在侵略者已經被趕走了,接下來就是趕緊立一位天子,以安定天下。
那大家就擁立前太子宜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