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服椒當然是攜了重禮前來拜訪,他對韓起道:“元帥,諸侯盟會,是因信義而結。貴國為盟主,應主持信義于天下。倘若諸侯盟會而不讓諸侯參加,那盟主之信義有失。”
“想當年,貴國卿大夫欒盈叛亂,齊國乘貴國有禍,趁機攻占朝歌。敝國先君襄公不敢袖手旁觀,下令征調全國兵馬助貴國平叛,并阻擊齊軍。”
“元帥可能不知道,當時敝國先君襄公征兵令一下,連腿腳有缺陷的殘疾人都應征入伍,為貴國的事而踴躍參軍。”
“先君襄公派執政上卿叔孫豹統帥全國甲兵,出兵幫助貴國。到達雍渝,與邯鄲大夫趙勝聯手攻潰齊國左軍,牽制齊國大軍,并俘虜了齊國大夫晏萊,最后迫使齊軍從貴國撤退。”
“齊軍撤退,貴國安定了,叔孫豹才敢率軍回國。所說這些,并非邀功,而是因為敝國弱小,偏又與齊國相鄰,齊國戰車朝發夕至敝國。”
“盡管如此,但敝國寧可冒著被齊國報復的風險,而選擇與貴國風雨同舟。寡君一直勉勵全國臣民,曾經說過,唯有堅定維護好貴國的利益,才可能讓敝國免于災難。”
“但沒想到,貴國如今不相信敝國,反而相信邾國、莒國這種東夷之國的挑唆,決定要拋棄敝國。元帥想想,這讓那些一直以來盡心事奉貴國的中原諸侯該作何想情何以堪?”
“元帥,敝國執政上卿季孫意如明知自己可能會有災禍,但他為了敝國與貴國的共同利益舍命去見晉侯,卻被貴國拘押入獄。”
“在下雖非執政卿大夫,且德淺才疏,作為魯國大夫,但也愿意只身來到貴國,就是希望像元帥這樣具有遠見的大國執政卿大夫,能夠明白我們這樣弱小國家的大夫并非不惜命,只是擔心貴國因此而失去敝國后,能否仍舊得到列國諸侯的信任?請元帥三思,至于在下與季孫的下場如何,就聽元帥的命令了。”
子服椒言辭激昂,越說越激動,臉紅脖子粗兼唾沫星子橫飛。
韓起哪還有什么應對之言?
子服椒這一番話,可以說是情至真意之切,而且是完全沒有半點矯揉之處!
一直以來,魯國確實是晉國最忠實的盟友!
韓起立即求見晉昭公,對晉昭公一頓大道理小道理,晉昭公聽得汗都來了。
是啊,像魯國這樣忠心的諸侯,全天下還有幾個?
如今,楚國、齊國這兩大國對晉國的威脅越來越重了,晉國難道還要傻乎乎去做傷害真正的盟友,以致主動失去列國諸侯么?
季孫意如終于被釋放了。
本來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尊崇周禮的魯國人卻來多事了:放了就行了?說抓就抓,說關就關,說放就放?這幾個意思?你晉國應該要有個態度啊,至少要有說法啊。
子服椒再次出面了,這位仁兄這次真可謂是得寸進尺了,他代表魯國對晉國提出了要求:
“這一次,敝國無故受到排擠,執政上卿無罪而被抓捕。如果敝國真的有罪,那季孫上卿和在下都愿意代表敝國受罰,哪怕赴死亦無撼!”
“既然敝國無罪,但季孫上卿是當著天下諸侯的面被捕的,如今卻悄悄然而被釋放?事情能這樣辦嗎?難道敝國真的已經卑賤到可以被任意奴役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