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平公陰著臉,再試了一箭,結(jié)果依舊沒穿透第一層。
晉平公終于怒了:“虛有其表,實則爛弓一把,虧寡人還撥了那么多錢給他。把那工匠給寡人抓起來,下獄,砍頭!”
工匠替國君制弓而被下獄,工匠之妻坐不住了。
這是一位史料沒留名的奇女子,她立即求見晉平公。
晉平公倒還真接見了她,想看看這個女人有什么話說。
工匠之妻也直接了當(dāng),對晉平公道:“國君在上,小女子今天為丈夫向國君進言。昔我晉國先祖公劉,其品行高尚,牛羊踐踏了莊稼,公劉哀百姓之損。
公劉之德行,恩惠施及草木,從不殺害無辜。到后來終成周人首領(lǐng)。
秦國先君穆公,野人因餓而偷食其馬,穆公不治罪反而給予膳食,從而韓原之戰(zhàn)得報而生還,并取得勝利。
楚國先君莊王不因臣子趁黑戲弄夫人許姬而追究,絕纓保全臣子,終在邲地之役中受臣子舍命相保,最終取得勝利。
此三位君主,仁愛廣施于天下,并最終得到回報,美譽流傳至今。
昔日堯帝所居,茅草蓋就,木頭粗糙,臺階土砌且只有三層。堯帝還認(rèn)為建造者辛苦,而居住者安逸。
如今,小女子之夫,為執(zhí)行國君的命令,費盡心機要制造出一把絕世良弓。終數(shù)月而赴高山野嶺尋找弓臂之木,多次受蛇蟲虎狼蝎威脅而不惜命,終于覓得良材。
小女子是看著丈夫如何制作這把弓的。弓臂的內(nèi)側(cè),赴北地燕國覓野牛角,打磨成薄片而成。弓臂外側(cè),赴南方荊楚覓麋鹿之筋而成。但凡粘合之處,皆精選黃河之魚膠而成。
有了良材,還得精制。不知多少次,因為細節(jié)而返工,甚至不得不再去尋覓材料。選材不可謂不精,用心不可謂不苦!
呈送宮前,小女人親眼看精通射術(shù)者試過此弓,無人不夸此為良弓。
但如今,國君居然不能用它來射穿一塊小木片,這到底是弓自身的問題,還是使弓者的問題呢?
小女子曾聽說,擅射者,穩(wěn)若磐石,用力得當(dāng)。左手握弓時,如向外推開巨石一樣,用力向前推。右手拉弦,如同攀附樹枝一樣,用力往后拉。箭出弓弦,左臂須紋絲不動,這大概就是射箭之技術(shù)吧。
小女子斗膽問國君,是否國君掌握射箭之術(shù)呢?
明明是一把良弓,如果是因為國君不善射,卻歸咎于弓,甚至因此而要處決造弓的工匠,國君是不是錯了呢?”
一席話,把晉平公說得臉紅如豬肝,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慚愧不已的晉平公立即按工匠之妻所言的射箭方法,調(diào)整姿勢,再試了一箭。
結(jié)果這一箭,力貫七層!
那還用說什么?晉平公宣布立即釋放工匠,并贈以厚禮,予以厚賞,還對工匠之妻表示了足夠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