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匄沉著部署了兩線作戰方略,主要是三個措施:
一是急令各地守軍加強防備,努力阻滯齊軍,能阻擊時便適當阻擊。但要保存晉軍有生力量,一旦不敵,迅速撤離,把齊軍引進晉國境內,將戰線拉長。
二是命令范鞅親率一部分晉軍,先團團包圍曲沃。但是圍而不攻,務必等齊軍攻入晉國境內,再由晉軍主力殺退齊軍后,一舉攻占曲沃。
三是通知魯國、鄭國、衛國等中原諸侯,不斷襲擾齊軍,目的主要是遲滯齊軍的推進速度,必要時給予齊軍小規模的打擊。
這邊,范匄做足了準備,甚至可以說是張著網等著你齊國佬。畢竟,此時晉國大局已定,欒盈龜縮曲沃城,曲沃被范鞅率軍圍了個水泄不通,還會在乎你齊國佬?
此時的范匄,最需要的,是將國內各大家族的思想給牢牢統一了。
本來,欒盈之亂其實質并非是欒氏家族對國家的反叛,而是對范氏家族的一次說不而已,本來僅僅是兩個家族之間的內部斗爭,所以,整個晉國上下都議論紛紛。
但范匄、范鞅父子倆硬是將這次權力斗爭搞到了欒盈反叛、國家危亡的高度。本來,哪怕是欒盈出兵攻打過都城新絳,但那仍然屬于家族之間的內部權力斗爭。
甚至,欒盈向宮城發起進攻,其目的也只是為了范匄,根本不能說欒盈直接威脅了國君。
但是,你齊國佬一摻和進來,那一切就不一樣嘍!來吧,齊國佬,老子要借你的刀,將欒氏家族給徹底滅嘍!
齊莊公終于起兵了。齊莊公從骨子里就恨晉國,如果沒有晉國,齊國永遠是強大的齊國。現在晉國有麻煩了,不趁你病要你的命,以后更無機會了。
公元前550年秋,齊莊公下令,齊三軍精銳士卒皆出,按先鋒、前軍、中軍、左軍、右軍、后軍編隊,由齊莊公親率,長途奔襲晉國。
據范匄得到的情報,齊先鋒軍由齊國大夫王孫揮為將,谷榮為車御,召揚為車右。前軍,莒恒為將,成秩為車御,申鮮虞之子傅摯為車右。
齊莊公親率中軍,由曹開為車御,晏父戎為車右。齊莊公的副車,由邢公為將,上之登為車御,盧蒲癸為車右。
左軍,由襄罷師為將,牢成為車御,狼蘧疏為車右。右軍,由侯朝為將,商子車為車御,桓跳為車右。
后軍,由夏之御寇為將,商子游為車御,崔如為車右。后軍,燭庸之越為將,采用四駟超強戰車配制殿后。
齊國要討伐晉國,必須經過衛國。衛國一直是晉國忠心的小弟,先前更有來自晉國的命令,當然不會這么輕易放齊軍過境。
見衛軍阻擊,齊莊公輕蔑地哼出一聲:打!
齊莊公確實是有些將才的,單看這次伐晉齊軍的編隊就可窺一斑。齊莊公更知道,衛軍戰力差強人意,那干脆就拿衛軍祭旗吧。
衛軍當然不是齊軍的對手,但不管如何,也算是招架了幾下子。就是這幾下子,至少是遲滯了齊軍推進的速度。
齊莊公擊敗了衛軍后,大軍進入了晉國境內,首先攻下晉國軍事重鎮朝歌。
朝歌,今河南淇縣,當時晉國在東部最重要的軍事重鎮。拿下朝歌后,齊莊公命齊軍沿太行山兵分兩路攻入晉國。
令范匄、范鞅郁悶的是,他們確實低估了齊軍的戰斗力,因為齊軍太猛了,自掃平了攔路的衛軍后,齊軍勢如破竹,銳不可擋!齊軍到處,晉軍望風而逃,丟失了大片國土。
范匄黑著個臉,命令范鞅不惜一切代價,迅速解決曲沃。范鞅咬著牙,指揮范家軍向曲沃發起了一輪輪進攻!
不分晝夜的進攻,使曲沃終于吃不消了。欒盈滿眼悲憤,整整一柱香工夫,他緊緊盯著羊皮地圖,齊侯啊齊侯,你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