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只要欒盈不公然投靠楚國,范匄也不敢提出滅了欒氏家族。
所以說,曲沃名義上仍歸屬欒氏家族。當然,由于欒氏直系子弟均隨欒盈出逃了,所以此時的曲沃城,由欒盈家臣胥午擔任曲沃大夫。
見欒盈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曲沃大夫胥午又驚又喜。欒盈緊緊握著這位至此都不愿歸順范氏的家臣胥午之手,感慨萬分。
終于回到了自己封地曲沃!
曲沃,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想當年晉國公室大小宗之爭,本是小宗的曲沃武公就是從這里出發,一舉攻下都城,取代了公室大宗,成就了晉國新氣象。
現在,輪到自己了,自己將在這個英雄的曲沃城出發,兵指新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蕩平范氏家族,以報欒氏家族之仇,以清國君之側!
欒氏家族,必將崛起并屹立于晉國大家族之林,甚至整個春秋家族之林!
欒盈、胥午以及欒盈的兩個弟弟欒樂、欒魴等人就接下來的行動作了詳細的謀劃。
欒盈道:“這一次,就是為了復仇。范氏父子陰險奸詐,侵奪我欒氏家產,妄圖滅亡欒氏家族。慘遭無妄之災,我不報此仇誓不為人!有你等協助,我無虞唉。”
胥午道:“夫子所言甚是,雖然上天曾經拋棄過欒氏家族,但此時夫子得以成功返回曲沃,那是上天又眷顧了欒氏家族而將拋棄范氏家族。胥午兩代一切都是欒家給的,一切聽憑夫子之令行事。”
眾人密謀了一陣,最后定下了行動方案。當然,行動之前,還是得小心謹慎,關鍵是要看看那此曾經欒氏家族追隨們的態度。
第二天,胥午安排了一場宴會,以曲沃大夫的名義通知曲沃各家族宗主赴宴,同時還通知了與欒氏家族關系一直很密切的晉下軍欒盈舊部。
眾人到場,宴會開始,音樂舞蹈中,胥午頻頻舉杯向眾人敬酒。
酒喝得差不多了,大家的興致也上來了。于是,有人便議論起兩年前的這場欒氏家族被驅逐事件來。
其中有一人小聲對身邊的人道:“唉,好久沒這樣的盛會了。想當年,宗主在時,三天兩頭召集我們共宴,那時真快樂啊。”
另一個人則是紅著眼,故意把聲音略略提高了幾個分貝:“宗主是多好的一個人,為人謙恭,禮待下士,德才兼備,文武全才,怎么可能謀逆?”
另一人剛把一盞酒喝干,聽兩人小聲在說,騰地站了起來,大聲道:“欒氏冤吶,哪來的罪?分明是莫須有,主公是受了奸人蒙蔽!”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乘著酒勁,都為欒氏家族鳴不平。
胥午見時機成熟,故作大驚道:“大家休得亂言!此事已過去兩年了,臣子之道,便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有些話,大家還是爛在肚子里吧。”
話音剛落,就有一人站起來指著胥午喝道:“大夫本就是欒氏家臣,欒氏家族對你不薄吧?
欒氏家族被逐,誰都知道是天大的冤情,我等心里憋了兩年,此時大家發幾句牢騷,又有何懼?
大夫之職是范氏家族給的,是否感覺自己真的是曲沃城主了?是否就對舊主沒有半點感情了?”
話說得很重,胥午立即接過他的話,大聲道:“你這是哪里話?不瞞你說,我也郁悶吶。但是我們這些人有什么用?光是發發牢騷便能夠為欒氏家族洗冤嗎?”
有一人出來打圓場:“算了算了,大家少說幾句吧。據說宗主現在滯留在齊國,唉,希望宗主能夠回來。他一回來,我們就有主心骨了。”
又有人道:“是啊,宗主一回來,就一定會找范氏父子復仇。我反正是鐵了心,只要他一回來,我便跟著他干!上刀山下火海,拼著全家人性命也要報答宗主昔日之恩!”
頓時群情激昂起來,不少人紛紛站起來表示只要欒盈一回來,大家便跟著他反了他娘的范氏家族。
胥午見時機成熟了,便對眾人道:“大家真是這么想的么?只要宗主一回來,大家還仍舊奉他為主人,聽他號令?”
眾人幾乎是異口同聲道:“當然,誰敢背叛宗主,神人不容!如果能夠迎回宗主,我等當以死為他效力,雖死猶生!”
成語雖死猶生,源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