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大家都不理解,問先君文公,打敗強大的楚國這么值得高興的事情,為何還要憂心沖沖呢?
先君文公說,城濮之戰(zhàn),只是因為晉軍戰(zhàn)法得當,首先擊破了楚軍的左、右兩軍,才使楚軍令尹子玉的中軍陷入被動,無法挽回敗局而撤軍。
楚國中軍并無損失,況且成得臣還在,困獸猶斗,更何況子玉這樣的人呢?
寡人憂慮的是子玉肯定是要來報仇的!
直到三天以后,成得臣被楚國國君下令自殺后,先君文公才喜上眉梢,認為沒有了后患。
主公,取得城濮大戰(zhàn)勝利,是我們晉國當時取得的第一個勝利。
而楚國當時的令尹成得臣自殺,是我們晉國取得的第二個勝利啊。
正因為如此,所以三十多年來,楚國不敢與我們晉國爭鋒。
現(xiàn)在,也許是上天給我們晉國降下警示,讓我們在這次泌之戰(zhàn)中失敗了。
難道我們還要處決了中軍元帥荀林父,讓我們再敗一次嗎?
那樣,豈不是意味著我們晉國也要很久不能和楚國爭鋒?
主公,荀林父雖然負有戰(zhàn)敗責任,但他是怎樣的一位中軍元帥應(yīng)該知道。
荀元帥侍奉國君,進則思考如何盡忠,退則思考如何補過,他是一位對國君忠心對社稷有利的股肱大臣啊。
我們應(yīng)該看到,荀元帥這一次是失敗了,但他那么多年來取得的那些勝利呢?他為我們晉國社稷所作的貢獻呢?
相比之下,臣認為,他的功勞遠遠大于他的過失啊。
晉國新敗,還有大量的事要處理,正是需要賢臣良將之時。因此,臣懇請主公,請允許他戴罪立功吧。”
晉景公沉默了,士渥濁說得對啊,眼下晉軍新敗,中原各諸侯都象墻頭草一樣倒向了楚國。
此時如果追究荀林父的責任,那其他帥佐呢?
如此大敗,誰沒有責任?
如果都追究起來,那是一場多大的混亂啊?
晉景公并非糊涂蟲,聽士渥濁說完后,他長嘆一聲道:
“晉國遭受大敗,這是上天不眷顧晉國啊,也是寡人無德之過啊。
大夫說得對,荀元帥雖有過,但罪不致死。希望荀元帥能夠認真反思此次戰(zhàn)敗教訓(xùn),多謀力保晉國社稷之策吧。”
成語困獸猶斗,便是典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