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赴楚營,直接將士會的話作了更正,把荀林父、士會等人意欲求和的打算的,直接攪成了約戰!
楚莊王火大了么?
沒有,楚莊王還有棋子要走。
楚莊王并不理會趙括這個二百五,而是按照士會所說的,派人前去晉營商議晉楚和談具體事宜。
當然,楚莊王真正在做的,是作好即將決戰的準備。
正如前面荀林父所想的,此時的楚軍,既要考慮與晉國決戰,更要考慮具體問題。
如此前楚軍連續攻打鄭國,無論是軍需糧草后勤補給,還是將士休整等,需要一定的時間。
于是,楚莊王正式派出使者赴晉營。
就這樣,楚、晉初步達成了和解協議,雙方決定,兩天內舉行盟誓。
荀林父終于舒了口氣,因為這個時候大局已定,雙方不需要正式開戰了。
荀林父這口氣卻松得早了些,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已經完全中了楚莊王的示弱之計。
楚莊王一邊不斷向晉軍示弱,作出一副準備撤軍的樣子。另一邊,卻積極備戰。
首先當然是進一步提升士氣。
但由于楚國特使在晉營受辱,所以回去后將情況一說,楚軍上下頓時群情激昂。
楚莊王笑了,與晉三軍決戰,是他擺了多年的棋局。
這三年來,楚莊王故意連續挑釁晉國,還不惜以戰敗示弱的手段來迷惑晉軍,楚軍將士的士氣早就鼓了。
但此時,楚莊王還需要再進一步提升士氣。
現在晉軍明顯分為主戰派與主和派,為了引誘晉軍決戰,楚莊王再添了一把火:派人致師!
什么是致師?
所謂致師,就是致其必戰之志。這個致,就是展示的意思,師就是軍隊的意思。
致師,展示的是自己軍隊的必戰之志!但凡有致師,意味著沒有談判的余地了。
意思就是:來來來,就此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