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晉文公為難了,魏犨和顛頡那可是自己最信任的心腹愛將啊。這兩人不但忠心耿耿,曾經追隨自己流亡19年,這份功勞那是大了去了。
回國后兩人又屢立功勛,而且勇冠三軍,魏犨還是自己親自挑選的車右,是自己的護衛隊長。
這兩個該死的家伙,怎么就故意違反寡人的命令?
晉文公很后悔,自己下達那個什么驚擾僖負羈府者殺的狗屁命令做什么?
六卿擴大會議上,狐偃道:“主公,軍令如山,兩人罪不可赦。如果主公心軟而放過兩人,那今后誰還會遵守您的號令?國君號令不整,那就無信而無威。”
狐偃的意思是兩人都要問責。根據問責相關規定,兩人都是砍頭的罪。
趙衰與魏犨一向交好,心中著實為魏犨著急。他立即發表了不同意見:“話雖如此,但魏犨忠勇,是咱晉國第一勇士,殺之實在可惜。臣認為這起事件顛頡是首犯,魏犨是從犯。首犯當然得誅,從犯可以從輕發落。”
晉文公皺眉道:“聽說魏犨重傷,如同廢人,難堪大用?不如殺之以正軍法。”
趙衰道:“主公,要不臣先去探視一下魏犨,看他傷勢如何,如果傷重已廢,那干脆就殺了。如果僅僅是皮毛小傷,還是留他一命吧。如果魏犨保住性命,必然對主公感恩戴德,三軍也正需要他這樣的虎將。”
于是,由晉文公親自主持的晉國高級領導干部會議最終決定:首犯顛頡,罪不容赦,立即逮捕并處以死刑。
對于從犯魏犨,此時正在養傷,由趙衰前去探視。如果傷重無甚用則與顛頡同罪,如果輕微小傷,則免除死罪。但死罪可逃,活罪當受,撤銷其國君車右大夫之職,軍前戴罪立功。
魏犨早已后悔了,他此時正躺在床上養傷,心里罵了一百萬遍自己糊涂的話,更擔憂著自己不知會有何下場。
正胡思亂想著,家臣來報說趙衰來了。
魏犨問:“趙大夫帶了甲士了么?”
家臣答道:“沒,只有他一人。”
魏犨大喜,他立即命令家臣道:“快快,拿布帛來將我的胸腹裹緊。”
裹了胸腹后,魏犨外披便服,親自出門迎接趙衰。
趙衰見了魏犨,嘆了聲氣,責怪道:“老魏你怎么這么糊涂?主公明明有令,不得驚擾僖負羈,你倒好,伙同顛頡燒了僖府殺了僖負羈。現在主公震怒,只因聽說你受傷在床,故命衰前來探望。不知你傷勢如何?”
魏犨心道:“探望個屁啊,主公是什么樣的人咱老魏又不是不知。你老趙此番前來,無非是想看看咱老魏是否還有用。如果沒有用了那便叫咱老魏去死,如果還有用說不定還有活命的機會。”
嘴上卻道:“謝趙兄關心啊,我著實后悔,不該跟著顛頡亂來。傷倒沒什么傷,只是擦破點皮,與平日無異。只是心中羞愧悔恨,不敢見主公。違反軍令者死,我又何嘗不知呢?但如果這一次,主公肯饒恕了我,那我將傾余生為效命主公。滿身武藝,應報效疆場啊。”
魏犨說得很懇切,也很激動慷慨,一邊說,一邊還故意比劃了幾下,又蹦又跳。
看來魏犨確實沒什么大礙。晉文公聽趙衰回報后,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那便饒恕了他吧。”
死罪得免,但懲罰還是跟進的,魏犨被撤銷車右之職,隨軍效力,戴罪立功。
跟隨晉文公流亡長達19年的猛將顛頡,就這樣死了,而且是被晉文公親自下令處死的。
顛頡之死轟動了整個晉國,連顛頡這樣的人,都因違犯軍令而被誅殺,那今后還有誰再敢拿軍令開玩笑?
晉軍軍中流傳著這樣的話:聽說了么?顛頡和魏犨只是因為喝多了酒才出的事,看來以后不能喝醉啊,喝醉了要出事的。
更多的人則是這樣想:主公執法不分親疏,實在令人佩服。顛頡和魏犨居功自傲,才會有此下場。
喜歡春秋晉國風云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