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公的生氣非常有理由:拿什么來封賞大家?
韓原之戰(zhàn),晉國敗了,不得已將大片土地都割讓給了秦國。你們打著營救寡人的口號,卻將寡人的財產(chǎn)都分光了,?。?/p>
郤乞早就嚇得面無血色,呂省卻微微一笑道:“主公,請放寬心,封賞一事是臣答應出去的,那就由臣來解決問題就是。
其實,臣早有想法,只要我們實施爰田制,非但主公不需要從國庫拿出錢糧,更不需要主公另外封賞土地!”
“講詳細點!”晉惠公非常不耐煩。
于是,呂省正式將他早已謀劃在胸的土地制度改革詳細向晉惠公作了匯報。
這就是史料記載的“晉作爰田”!
所謂爰田,這個爰字的意思就是“援”的意思,可以引申為“引、拉”等意。
田,即土地。所以爰田的本意就是引出土地。
引出土地又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我們花點時間,講一講當時的土地制度。
在大周王朝,天下土地在名義上都屬于周天子,但天子不可能親自管理天下土地。
周天子只管都城附近的一部分土地,其余的土地被分封出去,形成了一個個諸侯國。
無論是天子親自管轄的土地,還是分封給諸侯國的土地,在當時的社會生產(chǎn)條件下,真正有用的土地真實只有一種,那就是靠近水源的土地。
所謂真正有用的土地,指的便是可以用于耕種產(chǎn)出糧食的土地。
在當時的生產(chǎn)力水平極其低下的情況下,那些遠離水源的土地基本就沒什么用,至少難以產(chǎn)出糧食。
所以,那些土地只能叫地,不能叫田。
于是,別看天下這么大,但田真的不是很多。
所以,那個年代真正有用的農田是必須靠近水源的。
這也是為何中國最早的文明誕生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大江大河一帶,而絕對不是沙漠、高山、草原、海洋之故。
其實,四大文明古國都必須與水有關,古埃及的尼羅河,巴比倫的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即兩河流域),其他如南美的雅瑪文明也有一個亞馬遜河,還有恒河流域等等。
這個田,從字形上我們便可以得知,是需要溝渠的。
溝渠的作用便是引水灌溉。為了提高用水效率,這些溝渠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這樣便可以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耕種。
田很少,決定了田是屬于貴族的。
田屬于貴族也并非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只有貴族,才有人力物力財力去動員組織開展大規(guī)模溝渠建設。
貴族是什么?
那是權力的象征,這種權力便是行政權。
所以,說穿了,當時的農田,是土地權與行政權的緊密統(tǒng)一。
而行政權又與貴族的爵位緊密聯(lián)系,于是,凡是農田,必須是爵位、行政權、土地所有權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