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欒家也一樣啊,我哥哥受令于荀偃,不得已撤退,跟著他丟臉。我們這點臉,丟了就丟了。但我們兩家的臉,真的丟不起的。”
范鞅臉頓時紅了,眼睛也紅了,瞪著欒針,把聲音抬高了好幾度,大聲道:“那你還想怎么樣?還能把臉找回來?撤都撤了,難道你還要勸元帥?再被他罵一頓?”
欒針嚯地站起來,指著涇河西岸的秦軍,大義凜然道:“元帥膽小如鼠,根本不懂帶兵打仗!你看看,秦軍才幾個人?就這點人馬,把我們都嚇走了?
我已經決定了,今天晚上,率本部人馬渡過河去,與秦軍決戰!”
啊?范鞅驚得張大了嘴巴,道:“你瘋了?你本部人馬,才幾個人幾輛戰車?找秦軍決戰,豈非找死?”
欒針看著范鞅道:“只要我渡過河去,向秦軍發起突襲,秦軍肯定猝不及防,必定亂了陣腳。
元帥見我方已與秦軍交戰,必然發兵來救。到時就可以將秦軍殲滅于涇河西岸!
正因為我的本部人馬不夠,所以才來找你商量,希望你我一塊率部突襲秦軍。等到大敗秦軍,你想想看,這等功勞,誰人能及?”
范鞅被欒針這樣一說,頓時也來了精神,心想著如果成功,那肯定能夠立個大功來。
再加上酒也喝了不少,兩人說干便干,晚上,便一起率著各自兵馬渡過河去了。
秦景公哪里想到晉軍此時會派出部隊來偷襲自己?但倉促接戰不久便發現,原來僅僅是一小股晉軍而已,而不是聯軍折返而來。
秦景公鐵青著臉,心道:“聯軍勢眾寡人沒辦法,但你區區一小股部隊便想要騎到老虎頭上撒尿,那就讓你們有去無回!”
秦景公命令全線壓上,殲滅這支晉軍。
欒針哪里想到秦軍非但沒有亂了陣腳,還展示了強大的攻擊力但?
如果,他們這支部隊能夠與秦軍周旋一會兒,等到荀偃等人發現,并及時來救,這就完美了。
按欒針的設想,自己的一小股部隊與秦軍交了戰,荀偃一定立即派軍隊渡過河來,那他們這支小股部隊,牢牢牽制了秦軍,為聯軍折返殲滅秦軍創造了條件。
但是,秦軍的戰斗力是相當驚人的!尤其是秦軍將士眼睜睜看著晉國率聯軍長驅直入自己的國家,如入無人之境,早就火大了。
如果不是國君壓制著,憑著老秦人的血性脾氣,早就有許多將士要與聯軍拼命了。此時見一小股晉軍居然來偷襲,哪里還會對你晉國佬客氣?
秦軍一擁而上,不分人和馬,持戟就砍,這股晉軍小部隊登時湮滅于秦軍中。
范鞅早就看出情況大大不妙,還沒等秦軍圍攏過來,便率幾位親兵逃了。一溜煙跑到河邊,搶上一條船,頭也不回渡過涇河。
可憐晉國勇士欒針,戰死于涇河!
晉悼公苦心組織的這場遷廷之役,這場旨在給秦國以外科手術式打擊甚至滅了秦國的遷延之役,就這樣結束了。
晉國以轟轟烈烈氣吞萬里如虎率中原十三國聯軍大舉侵入秦國,到非但沒有給予秦國以實質性打擊,反而以損失晉國一位精英大夫為代價,草草收場。
這一戰非但沒有取得任何戰略意義,反而再次向中原諸侯暴露了晉國內部復雜的權力斗爭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晉國的威望。
同時,也導致了兩個非常嚴重的后果,一是因為欒針戰死,導致了欒氏家族與范氏家族仇怨產生。
二是晉悼公本就在戰前染病,此戰如此結束,令年輕的晉悼公非常郁悶。郁悶的結果是令這位春秋史上最偉大之一的諸侯國君英年早逝!
無論是欒氏家族與范氏家族仇怨產生,還是本已經牢牢把控公族勢力、逐漸強化晉國公室力量的晉悼公病逝,都把越演越烈的晉國權力斗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高潮過后,便是形成一個全新的晉國公族勢力格局,直到最后,韓、趙、魏三家分晉,終結了晉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