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在家里平時可以享用音樂嗎?不行,大夫只有在祭祀時才可以享用音樂。
而這個音樂,并非是你一個大夫要祭祀了,便隨便去哪里請個戲班子來唱個戲這么簡單。
這個音樂,必須來自于國君的賞賜,不是國君的賞賜,你在祭祀時去弄一場音樂會,那是嚴重違法違紀的。
一旦國君給予了音樂賞賜,那今后這個家族便有權在祭祀時使用音樂,而且是世襲的,恩澤于后世。
有人要問了,那平時養著這些樂人便沒什么用了?
不,因為祭祀在當時是常態,一年四季都有固定的祭祀活動,祭天祭地祭山祭河祭祖,大型活動也要祭祀,災年豐年也要祭祀!
中華祭祀文化,自夏商周以來一直很旺盛,在大周王朝時期更可謂是發展到了鼎盛狀態。
甚至,有人認為,國君的職責講到底是兩個,一是維法,二是祭祀。
魏絳因功而獲得了晉悼公歌鐘一套女樂一佾賞賜,意味著魏氏家族在晉悼公時期開始真正崛起。
從此,晉國的這個魏氏家族便一直在晉國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當年,晉文公重耳流亡江湖,相伴追隨的那么多英杰志士,魏犨貌似是最不得志的人之一。
魏犨非但沒有得到多大的獎賞,反而很快在伐曹一役中,因違反軍紀而差點被砍頭,最終被免職。
從此,魏氏家族便一直默默無聞于晉國政壇。
相比先氏、狐氏、胥氏、趙氏等各大家族,魏氏家族真的很倒霉。但到了現在,魏犨優秀的孫子魏絳,沒有讓爺爺和魏氏先祖失望!
魏絳,生卒年不詳,魏犨之嫡孫,其父親為魏悼子,晉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他知識淵博,為人謙遜,居功不傲,體恤民眾,是一位讓魏氏家族引以為豪的牛人。
魏絳于公元前573年擔任晉國中軍司馬,執法嚴正。
公元前570年,魏絳依法懲處了晉悼公之弟揚干。此舉使他不但受到全軍尊重,還讓晉悼公也對他刮目相看,提拔他進入晉國八卿班子。
后來,魏絳提出“和戎五利”,不但使晉國集中精力經營中原,還使晉國基本平定了北方戎狄之患。
魏絳沖破傳統偏見的束縛,主張主動和戎,也開創了我國歷史上華夏中原爭取團結少數民族的先例。
他居功不傲,善于領兵作戰,多有戰功。
如公元前564年,魏絳與趙武率師斬行稟。公元前563年,與士魴戍梧及制。公元前560年,與欒魘率軍救寺邑。公元前555年,又與欒盈攻克寺邑等。
魏絳戰功顯赫,但一直以來總是低調處世,甘為趙武之佐,還多次拒賞,深得晉悼公的賞識和公卿大夫們的贊美。
為獎勵魏絳的功績,晉悼公將安邑,即今山西運城,封給魏絳作食邑。
值得一提的是,魏絳之孫魏舒,創立了步軍方陣,即魏舒方陣。
這是我國軍事史上最原始的步軍方陣,從此,中國古代戰爭發生了一個質的變化,長達數百年的車戰歷史逐漸被步戰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