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重用楚國叛臣巫臣,東聯吳國,從此為楚國樹立了一個強大的東面之敵。
晉國支持下的吳國,成了楚國的噩夢。從此,楚國陷入兩頭作戰危局,東奔西走。
到后來,楚國不得已不斷加強軍備,大搞軍事競賽,最終這個晉國最強大的敵人被完全拖垮!
這個基礎,正是欒書當中軍將時開始打下的!
在一場又一場的軍事行動中,可以肯定的是,欒書作為中軍將在其中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欒書在軍事行動中表現出來的戰略格局、軍事指揮才能,都堪稱上佳!
在個人魅力上,欒書是絕無貪腐之心,欒氏家族沒有百頃田產,從未見欒書與別人爭搶過什么田產財產的記錄。
甚至,欒書家里居然備不齊要祭祀用的禮器,有時不得不向別人借!
欒書的一生,是奉公守法的一生,是不斂私財的一生,是戰功赫赫的一生,是為人謹慎的一生,也是諸侯信服的一生。
無論是晉景公后期,還是晉厲公期間,晉國在欒書擔任中軍將期間,國力迅速達到歷史頂峰的強勁水平,天下諸侯歸順,連后來戎狄也主動歸附!
但他又是一位弒殺了國君的中軍將,這突然令人想起了曾經的中軍將趙盾。
趙盾正是因為晉靈公想方設法要害自己,不得已采取了自衛行動!
弒殺晉靈公,其實是趙氏旁宗邯鄲氏的趙穿下的手,但最終是趙盾承擔了弒君的歷史責任。
欒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當郤氏家族被滅時,尸首陳列朝堂,欒書作為中軍將,居然被當場拿下!
雖然下手的是胥童、長魚矯等人,但欒書何嘗不知道,如果沒有晉厲公的命令,他們敢嗎?
與趙盾一樣,欒書認定晉厲公準備對自己下手,他也不得已采取了自衛行動。
這樣的自衛,不是為了自己一個人,欒書必須對自己的家族數百人口的生命以及欒氏家族的存續而負責。
晉悼公是一位睿智的國君,他當然知道欒氏家族對晉國的貢獻。所以當欒書去世后,晉悼公立即任命欒書之子欒黡進入卿級班子。
九泉之下的欒書,也應該可以得到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