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晉國振臂一揮,呼啦啦一下子可以召來十幾個諸侯。現在,泌之戰晉國新敗,中原諸侯就呼啦啦倒向了楚國。
但不管如何,先縠至少還是和宋國、衛國、曹國舉行了盟誓。
盟誓的核心內容就八個字:幫助受難,討伐貳心。史稱清丘之盟。
只是先縠所沒料到的是,哪怕只有宋、衛、曹這三國表態支持晉國,同意以后要在晉國的領導下幫助受難討伐貳心,但真正愿意遵守這盟誓的,僅僅是一個諸侯,宋國。
泌之戰后,處境最困難的諸侯當然是宋國了,因為宋國本就是楚國的世仇。
楚軍在取得了泌之戰勝利后,立刻對宋國的附庸國蕭國發動了攻擊,滅了蕭國。
在宋國看來,楚國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自己,所以宋國急需要得到晉國的全力支持。
失去了蕭國的宋國,在清丘之盟后自認為參加盟誓的其他三國一定會全力支持自己,所以為了報復楚國滅蕭,宋國發動了對陳國的討伐。
根據清丘之盟精神,陳國已經徹底倒向了楚國,這就是“貳心”之國,必須討伐。
宋國邀請衛國共同參與討伐。宋國人所不知道的是,衛國與陳國那是歷史上的友好國家,關系鐵的很。
結果,宋國討伐陳國,衛國非但不助宋國,反而出兵聯合陳國反過來攻擊宋國。
當時衛國的執政大夫孔達甚至說:“違背了盟誓精神當然不對,必然要被晉國追究責任。
但是陳國有恩于我們衛國,我們先君曾經說過,要好好報答陳國。
現在陳國有難,哪有不救之理?如果真的要被晉國追究責任,那就由老夫來承擔一切責任吧。”
楚國能放任你宋國欺負陳國么?
當然不能!
第二年,即公元前596年夏,楚國以宋國曾經救援蕭國、討伐陳國為由,舉重兵討伐宋國。
宋國一邊組織抵抗,一邊向晉、衛、曹求援。
晉景公頭大了,本來晉國遭受一場泌之戰大敗需要恢復元氣,但現在宋國居然來求援,而且敵人又是強大的楚國!
先縠啊先縠,你沒事給寡人出這么個餿主意,搞什么清丘會盟。現在宋國有難,救還是不救?
當然不救!
不是不想救,而是沒有實力救。
滿朝文武都默然了,先縠則害怕了。
先縠沒想到,自己主張的一個清丘會盟居然給晉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再加上自己在泌之戰中的重大責任尚未追究,怎么辦?
為將功補過,先縠提出了清丘之盟,但而在清丘之盟不但根本沒任何效果,反而讓主盟的晉國被淪為國際笑話。
更要命的是,由于宋國被楚國攻擊,晉國又面臨著被拖入戰爭泥潭的尷尬局面。
先縠后悔不已,現在怎么辦?
有的人一著急便會發昏,如先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