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锜,如同趙氏兄弟、趙旃、先縠一樣,他需要戰功!
因為他的魏氏家族,真的沒落已經很久了。
魏倚的父親魏犨本立下了大功,追隨晉文公重耳流亡江湖19年。好不容易回國,作為晉文公手下“五杰”之一,本可以光宗耀祖,誰知在伐曹一役中觸犯軍法被免職,從此魏氏便淡出了晉國政壇。
到后來,自己的大哥魏壽余獻上苦肉計,赴秦國將現在的上軍將士會給召了回來,立下大功,也只是得到了一個將魏邑置換去翟邑的賞賜。
現在大哥魏壽余不在了,魏氏家族只剩下自己與兄弟魏顆,其他的先氏、趙氏、荀氏、欒氏、郤氏等等一個個家族牛氣沖天的,魏氏家族至今還在晉國政壇的角落里默默無聞。
這個態勢必須改變!
自己這樣的勇士,只有在戰場上,才是真正發光的時刻。
所以,魏锜理所當然也是主戰派。
正是因為晉營中有了先縠、趙括、趙同、魏锜、趙旃等等這樣的主戰派存在,使荀林父他們的決策雖然是有意撤軍,但仍舊是遲遲不敢撤的重要原因。
使荀林父不敢撤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楚莊王已經牢牢把握了局勢。
楚莊王不斷激怒晉軍主戰派,使主戰派的擁護力量越來越強。
如魏锜,本來地位較低,在軍中沒有什么發言權,但此時也居然敢違逆中軍元帥的意思,自行一套,目的就是引發兩軍大戰!
魏锜在楚莊王面前的表現,至少是無禮于楚王。他甚至連基本的禮數都沒有,到楚營直接就是大聲宣戰。
楚莊王是有修養的,他淡淡一笑,也未說話,只是把手一揮,表示你魏锜可以走了。
魏锜走了,但楚莊王的左廣將軍潘黨不干了!他怒上心頭:這小子是什么東西?來,兄弟們,隨本將去將這小子給拿下。
潘黨率軍追了出來。
魏锜傻眼了,怎么楚國佬來追了?快跑吧。
老天爺還是眷顧他的。魏锜居然也發現了幾頭麋鹿,他立即射殺了兩頭。
然后,魏琦將麋鹿獻給了潘黨。
有人要問了,怎么這么多麋鹿?
是的,那個年代,生態環境好,野生動物比人多。
史料甚至還記載了這樣的事,魯國曾經因為麋鹿成災導致向諸侯求援,開展大規模的滅殺麋鹿活動。
魏锜獻鹿的過程與樂伯他們獻給鮑癸的過程幾乎一樣,大家都是君子,都是大夫,都知道這個禮數。
潘黨傻眼了,本想捉個晉將回去,結果人家卻學樂伯獻麋,自己總不能讓人家說潘黨這小子不講道理吧。
你們走吧。潘黨放過了魏锜。
魏锜撿回一條命,但是潘黨放過了魏锜,還有其他楚將不想放過他。
于是,又有人追了出來,而且把魏锜回晉營的路給堵死了。
魏锜只好繞道而走,這樣一來,便耽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