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來晚了?
荀林父緊急召開了軍事會議。
“各位,據(jù)報,現(xiàn)在鄭國已經被楚國拿下了,我們來晚了。
既然鄭國已經投降了楚國,那我們出征的意義便不復存在了,因為我們原本的目的是救援鄭國。
既然鄭國不需要救援了,那本帥決定,就打道回府吧。”
荀林父話音剛落,帥帳內頓時吵成了一團。
二號人物中軍佐先縠當場便表示了反對,他大聲道:“不會吧?就這樣回去了?敢情元帥帶著晉國三軍就是出來玩的?
這我真想不通了喂,軍隊是做什么的?打仗啊。
國君讓我們率領全國的軍隊去救援鄭國,既然是去救援的,那必定要與圍攻鄭國的楚軍作戰(zhàn)。
現(xiàn)在,鄭國已失,楚軍尚在,我們怎么可以撤退?”
先縠是先氏家族宗主,又是六卿二把手,中軍佐。他自認為自己的這一通慷慨激昂的話會立即得到大家的認可,然后大家都支持自己,紛紛表示繼續(xù)進軍。
誰料,先縠這頓大炮一轟,與會的中軍將荀林父、上軍將士會、下軍將趙朔、下軍佐欒書等大人物們個個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好象先縠是火星球來的怪物。
對了,上軍佐郤克留守國內,未參加此次救援鄭國的行動。
欒書剛進入晉國六卿班子,再加上本身為人低調,這樣重大的決策,他不敢輕易發(fā)言。
荀林父、士會、趙朔這三人,心里都在想:
你先縠真是一愣頭青啊,你小子剛進入六卿班子,知道什么是戰(zhàn)爭么?知道什么是政治么?救援鄭國,難道就非得與楚軍一戰(zhàn)?
他們都很清楚,晉國的內部斗爭非常激烈,與楚軍一戰(zhàn),勝利了當然是好事,但萬一失敗呢?
萬一失敗,那得承擔責任!
別看大家現(xiàn)在都是光鮮耀人的六卿領導班子成員,后面不知有多少大家族在盯著這些個領導班子職位哩。
自城濮之役以來,晉國在將佐們幾乎都形成了一個共識:能不碰楚軍,則堅決不碰!
擔心被楚軍打敗是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冒著巨大風險與楚軍開戰(zhàn),哪怕是打勝了,對這些卿大夫們的現(xiàn)實利益也是有限的!
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