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國人是血性的,也是好斗善戰的。連續兩次敗于你晉國,這口氣必須得爭回來!
這是秦國國君秦穆公的想法,也是秦軍統帥孟明視的想法,更是秦三軍將士的想法!
這樣的想法,注定了秦國還要來報復!
本小章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容!
晉襄公確實得作好準備了。
既然你秦國人是必定要來報復的,那寡人還不如趁你新敗,再踩你一腳?
公元前625年冬,晉襄公向中原的宋國、鄭國、陳國三個諸侯國發出了通知,要求三國率軍與晉軍組成聯軍,討伐秦國,一舉攻取了秦國的汪邑和彭衙兩地。
晉襄公時代的晉國,確實太強大了,西線可以說是牢牢壓制了秦國,南線則是牢牢壓制了楚國。
東線呢?
東線還有大把的事要處理。比如衛國,衛國居然趁晉國將主要精力對付秦國時發動襲擊,這還了得?
晉襄公準備討伐衛國的消息傳到了衛國,衛成公慌了,他立即去找陳國國君陳共公。
因為,陳共公曾經保證過,一旦晉國來討伐衛國,陳國將為衛國去說情。
陳國為何有這個底氣?
說起來也是挺搞笑的一件事。
城濮之戰以后,原本是楚國陣營的陳國投了晉國,甚至所有的中原諸侯都投了晉國。
其中許國卻夾在中間很難做人,許國一開始也是投了晉國的。但迫于楚國軍威,不得已與楚國繼續保持聯系。
這惹怒了晉國,于是,晉國組織一幫小弟教訓許國,迫使許國重投晉國。
楚國可不是吃干飯的,城濮一戰使楚國失去了幾乎全部中原諸侯。
現在好不容易回來一個許國,雖是弱小得可憐,但也算是楚國小兄弟。
小兄弟被你晉國佬欺負,那怎么行?
楚軍很快北上,直接攻擊并降服了陳、蔡兩國。
晉國也不甘示弱,于是便出兵討伐陳、蔡兩國。
陳國與衛國是百年友好鄰邦,陳國見晉軍前來,便向衛國求援。
衛國本就對晉國不服,見好朋友受欺負,于是出兵攻打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