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對寡人不尊,這就是下場,削弱你的國家,看你以后還敢對晉國報復不?
之所以把曹國的土地分給這三國,晉國自己不要,不是晉文公大方,而是晉國與曹國本就不相鄰,得了曹國土地相當于是得到一塊飛地,管理成本實在太大。
如果將曹國的土地分給宋、魯、齊,那三國還不對晉國表示千恩萬謝?
史料記載,魯國人聽說自己可以分得土地,激動萬分,立即派出使者帶上厚禮去朝見晉文公。
據說魯國代表使團是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晉國,果然分得了最好的那塊土地!
曹國人又能有什么辦法?
此時的晉國是江湖老大,誰讓自己做那種既齷齪下流的事,而且又在大國爭霸中又站錯了隊?
唉,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認了吧。
晉文公可謂是文治武功,每天都過得忙忙碌碌的。現在貌似真的沒事可干了,晉文公真的可以歇歇您匆匆的腳步了吧?
是啊,所謂人至山頂而感涼,武功到了獨孤九劍的境界,便是獨孤求敗了。
晉文公晚期,作為春秋無可撼動的霸主,感覺人生的奮斗目標都已達成了,一時感覺空蕩蕩的。
這一天,晉文公率領主要將佐巡察軍工生產,他驚訝地發現,這幾年,晉國居然造出了大量的戰車!
晉國那么有錢了?
是的,晉國的財富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本國經濟高度發展。
晉惠公時期實施的作爰田以及晉文公時開始的郭偃改革,使晉國農林牧礦商業全面發展。
本小章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容!
再加上晉國這些年開拓了不少地盤,賦稅大大增加,國家財政實力大大提升。
二是來自各諸侯國的進貢。
春秋第一任霸主齊桓公,他的時代是齊國富得冒油的時代,各諸侯國對齊國是深深的感佩。
但晉文公這任霸主,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晉文公不斷出兵教訓各諸侯國,如衛國、曹國、鄭國、許國等,還有原先那些忠誠于楚國的陳國、蔡國、魯國等,這些國家軍事實力遠不及晉國,對晉國非常敬畏。
列國諸侯對于當時春秋第一任霸主齊桓公和第二任霸主晉文公的內心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對齊桓公那是感佩,是發自內心的贊賞與擁護。
對晉文公那是敬畏,是發自內心的既敬又怕。
有了怕,便有了消除怕的具體行動,那便是行賄。
列國諸侯不斷向晉國行賄,經常來朝見晉文公。
哪次朝見不帶足財物?說賄賂不是很難聽嗎?
于是,春秋江湖便開始了列國諸侯向晉國進貢!
各國每年都向晉國進貢,大家出于對晉國的害怕而不斷討好晉國,晉國豈不是越來越富有?
晉國的富有,使晉國的軍工生產得到了資源保證,于是,大量的戰車、兵器、甲衣、戰馬得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