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音剛落,鉆出馬車,一撩衣袍跪在聞于野車邊,重重地把額頭砸在地上。
“求王爺成全!”
周圍經過的朝臣等紛紛看向這邊,拓跋敕戎豁出去了,他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跪在這里叩首不止,每磕一下就哽咽著大喊一聲“求王爺成全”,舉止凄慘,就連一旁的章高旻都不忍地轉過了身。
馬車里安靜極了,聞于野不吩咐車夫起駕,也沒叫章高旻把拓跋敕戎拉走,他就這么靜靜聽著拓跋敕戎的苦苦哀求,并不給出任何反應。
良久,眼看著地上已經有血了,章高旻實在看不下去,正想幫忙向聞于野求求情,忽聽馬車里傳來聞于野冷淡的聲音。
“行了,我去跟皇上商量。”
他從馬車里出來,看也沒看拓跋敕戎,調頭回宮。
————————
試婚后第175天
聞于野和皇上足足商量了一個多時辰才從御書房出來,兩個人都快餓傻了,聞于野急匆匆回家吃飯,皇上也趕緊傳了膳。
才吃了幾口,太監稟報說尚書令來了,求見皇上。
皇上吃得正香,筷子不停,隨口道:“讓他進來。”
尚書令入內,跪在下面道:“皇上,微臣此來是為著方才皇上與攝政王商議之事。微臣親眼目睹左驍衛大將軍方才在宮門前跪求攝政王,頭都磕破了,想必攝政王此來是替他向皇上求情的。”
皇上道:“唔。”
尚書令繼續道:“微臣不知皇上與王爺商議出了什么結果,但臣斗膽直言,拓跋敕戎絕對不能放!”
皇上咔嚓咔嚓地嚼著脆生生的蘿卜,嘴塞滿了,沒辦法說話。
尚書令自己也完沒說還,暫時不需要皇上的回應,他一口氣道:“攝政王與左驍衛大將軍相識多年,關系匪淺,王爺回京后二人往來頻繁,人盡皆知。此次即便都泰可汗病危屬實,拓跋敕戎為何不直接懇求皇上,而要先去求攝政王是他覺得和王爺親近,王爺能幫他說話,還是他下意識認為只要王爺同意了,皇上就會同意”
皇上嚼蘿卜的聲音漸漸小了。
“再者說,王爺身為皇上最倚重的輔政大臣,他怎能不以國事為重,而要徇私廢公拓跋敕戎當初被送來時,都泰可汗就知道他此生都不能回去了,早該當做沒有他這個兒子,拓跋敕戎也該忘記這個父親。如果做不到,那就是他們父子要解決的問題,絕非皇上心軟的理由。何況拓跋敕戎哪里是第一次企圖回到故土,他明里暗里做了不少事,只是先帝和皇上看在都泰可汗的份上不和他追究罷了。此人的心思昭然若揭,皇上若是放虎歸山,只怕邊關從此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