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沉睡在花叢中的那個神秘女子,叫做雅利安圣女,怪不得闡提稱她為“我族圣女”,而闡提口中的“我族”,應該就是雅利安了,而李家與記憶之花、與她之間的關系,竟然是這樣產(chǎn)生的,就是不知,羅布泊深淵古城中,那波形生命體又是什么來路?
“彈窗”結束后,吳云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知覺漸漸回歸了周圍環(huán)境。此時,記憶之門上,李舯的血也剛好滴完,血滴沒入?yún)窃票蟮纳眢w,不見痕跡。
這時候,吳云斌便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血液中,似乎奔騰著一種異常有活力的東西,想來,可能是這血令“百花種子”發(fā)芽了。
“埠叔,你父親的血為何……。”感受著身體中異樣的感覺,吳云斌看向李埠,似是想問什么,但最終欲言又止。
“不要問我,此時此刻,你對他的了解遠比我要多。”李埠搖了搖頭,苦笑道。
“呵呵,那就不問這個了!”吳云斌也笑了笑,轉而問向另一個問題:“埠叔,你剛才說過,發(fā)芽后的百花種子,才能開啟這道記憶之門,才能跨越世上最遙遠的距離到達白海,這個具體怎么說?”
“你想知道這些,得先知道記憶之門的特點。”李埠道。
“記憶之門的特點?”
“我也是在不久前才了解了一些。”李埠點點頭,道:“記憶之門,是根據(jù)亞特蘭蒂斯人的時間觀建造而成的,在亞特蘭蒂斯人的觀念中,已經(jīng)流逝的時間,不代表消失不在,在亞特蘭蒂斯人看來,流逝過去的時間,就好像是被翻過去的書頁,雖然并不會出現(xiàn)在‘現(xiàn)在’,但一直存在于‘過去’,而接近過去的方法,就是記憶。”
李埠續(xù)道:“亞特蘭蒂斯人將自己的‘過去’整理起來,如史詩般,一頁一頁的記錄在記憶之門上,但是,每一頁記憶之間,都存在一個‘丟失的空間’,那些‘丟失的空間’,正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記憶之門上的記憶是一頁一頁的?中間還存在‘丟失的空間’?”吳云斌一時之間無法理解,問道:“這些‘丟失的空間’,究竟是些什么?”
“你知道人類時空觀的發(fā)展情況嗎?”李埠沒有直接回答吳云斌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埠叔,你說給我聽聽吧!”
“人類目前有著四種時空觀。”李埠道:“第一種時空觀,是絕對的時空觀,認為時間是記錄事件經(jīng)過的一個量,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認知的那樣;第二種時空觀是相對的時空觀,也就是愛因斯坦提出的那一種,這種時空觀認為,空間是彎曲的,時間流逝的快慢,因空間的彎曲度不同而不同。”
李埠停頓了一下,繼續(xù)說第三種時空觀:“第三種時空觀是量子時空觀,研究證明,量子的能量變化是跳躍進行的,并不連續(xù),只能用能級表示,而能量的不連續(xù)代表著空間的不連續(xù),空間的不連續(xù)代表著時間也不能連續(xù)。”
“時間和空間是不連續(xù)的……”吳云斌聽著,若有所思:“不連續(xù)的意思就是說……有一部分空間丟失了?”
“你說的有一點點掛邊。”李埠點頭道:“第四種時空觀,是正負空間時空觀,這個觀點,是由量子時空觀催生出來的,這種時空觀認為,人類能夠感知到的空間,只是‘正空間’,而與‘正空間’相對應還存在著‘負空間’,‘負空間’又被稱作‘丟失的空間’,其中存在有‘暗物質’、‘暗能量’,量子能量的變化,一部分是在‘正空間’中進行,一部分是在‘負空間’中進行,由于人類感知不到‘負空間’,所以,量子能量的變化,在人類看來,便是跳躍式的。”
“也就是說,我要穿過記憶之門,就必須穿過其中的那些‘負空間’?”吳云斌大概明白李埠說的意思了。
“差不多是如此。”李埠道:“你是百花之子,身體中攜帶著百花種子,百花種子發(fā)芽后,是一種介于物質與暗物質之間的粒子,可以帶你穿過‘丟失的空間’,真正到達記憶之門后面的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