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李埠突然搖了搖頭,看著那通訊裝置接收端上的顯示屏,眉頭深深緊鎖,似乎遇見了萬分不解的事情。
“嗯?”見李埠如此神情,李皖也立即向顯示屏看去,只看了幾秒,他也同樣露出了萬分不解的表情,之前的解脫神態(tài)早已不見。
“怎么會這樣?”李皖完全傻眼了:眼前的顯示屏上顯示的,哪里是圣光之源baozha時的毀滅景象啊,竟然,竟然是……
李埠、李皖兩兄弟可是知道的,當初那格雅大人將這裝置交給他們時,曾透露過,那個讓吳云斌攜帶的通訊裝置發(fā)送端,只有在圣光之源被反物質引爆時,才會被啟動,向外界發(fā)出信號。他倆的任務,就是利用這通訊裝置的接收端,接收發(fā)送端傳出的信號,以此來確認圣光之源是否baozha。
現(xiàn)在,信號是接收到了,但不曾想,畫面中顯示的信息卻并非baozha時的毀滅景象,而是:
只見這顯示屏上顯示出了一個體育場大小的不知名設施,這個設施外形上看起來像是一個鳥巢,此鳥巢似乎引力很大,牢牢的將一團同樣大小的氣體吸附其上,氣體是透明的,本來沒法看清,不過可能是密度不同的原因,這團被吸附的氣體,與其外的氣體間有著明顯的波紋波動,卻是很容易就讓人分辨出來。
漸漸的,這巨型鳥巢的引力好像越來越強,鳥巢周圍的壓力好像也越來越大,附在鳥巢上方的那團氣體,在這越來越強的壓力壓迫下,其體積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本來一團體育場大小體積的氣體,最后竟被壓縮到只有足球大小了。而在這壓縮的過程中,這團氣體漸漸散發(fā)出了光芒,而且越來越亮,壓縮到足球大小時,已經(jīng)炙亮得無比刺眼了。
……
看到這里,李氏兩兄弟恍然大悟:這被壓縮得只有足球大小、最后光芒刺目的一團光球,不就是圣光之源嗎?難道,這圖像中顯示的,是圣光之源形成時的景象?
圣光之源是一個人造的微型恒星,其燃料是氫,很顯然,那被壓縮的氣體就是氫氣了。
可以想見,在這顆人造恒星圣光之源的形成過程中,氫氣被不斷的壓縮,氫原子間的空間越來越狹窄,互相撞擊的頻率越來越高,這樣,使得氫氣的溫度也越來越高。最后,溫度應該是高到了1000萬攝氏度,足以讓氫原子核撞到一起,產(chǎn)生熱核反應,迸發(fā)出強烈炙亮的光芒……
然后,在這場熱核反應中,氫原子先是撞擊聚變成一種更重的元素氦,期間,聚變使一部分原子核中的質子衰變成中子,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中,一小部分通過輻射釋放了出去,比如光;而另一部分能量,則成為促使氦繼續(xù)撞擊聚變的條件。
氦會融合聚變成為碳,并繼續(xù)釋放出能量,這些能量促使碳又融合聚變生成氖,再生成氧,這樣一直融合聚變下去,直到最后融合聚變生成了鐵才止住……融合成鐵元素的過程中不再產(chǎn)生能量,使得鐵元素不能再進一步聚變。
一條核聚變的反應鏈就這樣形成了——聚變產(chǎn)生的各種元素,由于輕重不同,越重的向著球體核心沉去,如鐵元素是最重的,沉到了最中心,輕的則留在了外層,如氫元素……這樣,圣光之源由內而外逐漸層次分明了起來。
一個仿照恒星的微型人造恒星,就此誕生了。
……
但,為什么接收到的不是圣光之源baozha毀滅時的圖像呢?這是李氏兄弟最大的疑問,要知道,發(fā)送端被啟動的時候,應該是圣光之源baozha的時候!
這什么圣光之源的形成經(jīng)過,可不是李埠、李皖想研究的,他們只是想知道,為什么接收的信號會出現(xiàn)差錯,可惜,怎么想也想不透其中關鍵。
“據(jù)格雅大人說,圣光之源的制造與形成是一萬多年前的事情了,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會接收到這個?”李皖低聲問道。
“我也不知道!”同樣的,李埠也絲毫沒有懷疑顯示器上圖像的來源,他搖了搖頭,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許,格雅大人知道吧!”
……
其實,李埠、李皖不知道,格雅也不一定就知道其中緣故,格雅能造出這個通訊裝置,是因為格雅從一塊信靈石中獲得的技術信息。那塊信靈石是亞特蘭蒂斯人記載技術所用,其內儲存的信息,不僅點出了白海并非與外界絕對隔絕的特點,且還將溝通白海與外界的可視通訊裝置的制造技術記載其中……
也就是說,在一萬多年前,亞特蘭蒂斯人早就制造出這樣的通訊裝置了……不過,亞特蘭蒂斯人在制造出這樣的通訊裝置后,很快就將這套技術摒棄,原因很簡單,因為從白海中發(fā)送出去的信號,通過這套裝置,竟要用上萬年的時間,才能傳送出去,非常不適用。
無線電波的信號傳送速度有多快,任誰都知道,要用上萬年的時間才能從白海中傳播而出,要么是白海與外界有著上萬光年的距離,要么就是有什么東西讓信號延遲了。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才能促成這件事情——很不巧,在圣光之源制造成形的時候,曾經(jīng)有一個亞特蘭蒂斯人,將一個這樣的可視通訊裝置的發(fā)送端遺留在白海中了——這也是為什么在圣光之源baozha前夕,狂奔中的吳云斌,明明已經(jīng)遠離了原來那通訊裝置所在的位置,卻在狂奔了一陣后又看見了——只因為,他后面看見的,已經(jīng)不是格雅制造的那個了,而是一萬多年前就遺留在其中的那個。
于是,事情便變成了這個樣子:
一萬多年前遺留在白海中的可視通訊裝置發(fā)送端,向外界發(fā)送了當年圣光之源形成時的畫面信息,但直到一萬多年以后,這些信息才遲遲傳送了出來,并恰好在圣光之源baozha毀滅的瞬間,被李氏兄弟拿著的可視通訊裝置接收端給接收到。
這是一個奇妙的巧合,李氏兄弟怎么也想不到,事實竟然是這樣子的。
……
而至于那個格雅制造的通訊裝置發(fā)送端,其掃描到的圣光之源baozha時的圖像信息,看樣子還要延遲萬年后,才能將之傳送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