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鳳兒略感驚奇道:“你怎知這是道家之法?”心中突然有些緊張起來。
她尚不知肖逸往事,在門口時見了肖逸所展露的浩然正氣,直以為其是正宗的儒家弟子,卻不知肖逸比之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
肖逸知其心思,赧顏道:“侄兒乃是道家弟子。”當下將入道家之事簡略說了。
申鳳兒聽后,心中一軟,輕撫道:“讓你吃苦頭了。你能自學成才,自行領(lǐng)悟浩然正氣,足以說明你骨子里還流淌著我儒家血液。浪子回頭金不換,今日之后,只要你潛心從儒,還為時不晚。”
肖逸見慣了門派之見,也不愿多言,遂含糊應(yīng)諾,暫時應(yīng)付過去。
申鳳兒見其你態(tài)度誠懇,頗感欣慰,繼續(xù)道:“當時,為了使你父親前去參加門主之爭,你爺爺不惜將其趕出家門。”
“我爺爺?”肖逸第一次聽到“爺爺”,頗感意外。
申鳳兒凄惶道:“當時,你爺爺還健在,后來龍印事發(fā),為了護送你父母逃離青州,不幸身亡。”
肖逸雙拳一緊,道:“原來都是因為龍印石。”
可以想象,申家從鼎盛之態(tài)突然家破人亡,作為未亡人,該經(jīng)受多大的精神折磨。難怪申亦柔父親申霖靖誓死也要為申家洗刷冤屈,申鳳兒作為一介女流,也不愿繼續(xù)茍活于世。
申鳳兒收拾心情,才繼續(xù)道:“后來,在你母親的勸導(dǎo)下,你父親才終于答應(yīng)了參加門主之爭。”
肖逸嘆道:“父親雖答應(yīng)參加,但是其心中無爭,在儒家看來,處處透著消極之意,與儒家入世格格不入,只怕即便勝了大比,也無法擔任孔門門主吧?”
申鳳兒暗道:“果然是骨肉相連,一脈相承,只盼你不要步了你父親的后塵。”而后,點頭道:“不錯。你父親學識廣博,滿腹經(jīng)綸,無須動手,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一路過關(guān)斬將,將所有對手擊敗。當時你娘舅季宏仁也參加了門主之爭,到了最后,毫無懸念地,他二人成了最強的競爭對手。”
肖逸嘆息地搖了搖頭,已然猜到一些結(jié)果,問道:“可是季門主勝了,但表現(xiàn)不好,不能令孔門弟子信服?”
申鳳兒道:“比試分了文武兩場。文試時,面對諸多考驗,你父親無須思索,侃侃而談,令儒家上下無不欽服。那季宏仁雖然口才學問也是極佳,可是風頭完全被你父親蓋了去。武試時,二人雖然都修煉到了浩然正氣的第八層,但是你父親已然摸到了第九層的門檻,比季宏仁又略勝一籌。然而,你父親心中無爭,處處手下留情,竟大戰(zhàn)了一日也未分出勝負來。”
肖逸心中欽服道:“大凡比試,我雖心中無爭,但總要盡最大努力。而父親不僅無爭,而且心存仁義,處處給對方留下生機。此點上我不如他。”聽到此處,略感奇怪道:“難道我父親最后認輸了?”
申鳳兒搖頭道:“你父親倒未認輸。因為你父親修深厚,內(nèi)力綿綿不斷,越到后來,優(yōu)勢越大。他雖處處留情,季宏仁想要勝出也不容易。最后比試至深夜,時任門主見仍無結(jié)果,就宣布以平局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