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梼原道:“肖逸小友,以德報怨,實在令人佩服。”
南宮逍禮卻道:“報怨以德,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他們不德,賢弟又何必以德報之?”
肖逸知道此乃儒、道兩家道法之爭,微微一笑,不敢接茬,只是道:“世事艱難,不得已時,只能一切從權(quán)而已。”
儒家人皆不以為然,還待再說,肖逸忙問銘軒道:“師兄,可記下了?”
銘軒終于點了點頭,道:“《道德經(jīng)》中講: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師弟說的對,是愚兄執(zhí)拗了。”
儒家人見銘軒已然答應(yīng)下來,便不好再說。肖逸偷吁了口氣,慶幸沒有引起爭論。
銘軒忽然深鞠一躬,行個大禮,道:“愚兄多謝師弟了。”
肖逸忙將其扶起,惶恐道:“銘軒師兄這是作甚,小弟如何當?shù)钠稹!?/p>
銘軒搖頭道:“師弟自然當?shù)闷稹S扌种x你,不是因為你救了我的性命,而是謝你點醒了我。過去,我一直渾渾噩噩,懵懂度日,從來沒有想過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也沒有想過人生應(yīng)追求什么,活著又是為了什么。經(jīng)過這一次,我見了師弟的所作所為,深感愧疚,只覺得這半生都白活了。直到現(xiàn)在,我的腿雖然斷了,可是我的心活了。”
這一番話,真誠真摯,毫不做作,聞?wù)邿o不感同身受。肖逸心下甚慰,暗道:“若是人人都像銘軒師兄這般覺悟,這世間便愈加美好。能夠感化他人,我便是一死也是值得。”果然,銘軒自此之后,性情大變,再不虛度人生,專心悟道,濟世救人,成就非凡。
季逍城忽問道:“肖逸兄弟,聽你剛才的意思,是不計劃和我們一道去豫州,難道另有打算?”
眾人聞言一靜,都看向肖逸。那正走向遠處的冰雀,竟也停了下來。
肖逸道:“我在此間還有一事未了,還須耽擱些時日,就不與大家同行了。”
在此蠻荒之地,凡人躲避都來不及,能有何事?眾人雖感好奇,但是自認識肖逸以來,肖逸就處處透著神秘,也不便細問。
南宮逍禮道:“賢弟,你可是道家論道大會的魁首,你若不去參加百家論道大會,道家這次的聲譽可要大受影響了。”言下之意,是想邀請肖逸同行。
肖逸悵然道:“去或不去,小弟尚未定論,若是能去,到時再與諸位大哥喝酒吟詩。”南宮逍禮道聲“好!”,不禁相視而笑。
之后,眾人又惜別一番,終于到了別離時刻。
臨行時,肖逸忽扭頭問道:“冰主,可否讓他們沿著冰剎海東去,避開荊州,由揚州進入豫州?”途徑荊州,難保雜家不會攔截報復(fù)。若是借道冰剎海,從揚州進豫州,有陰陽家弟子公梼原在此,走此路自然是上上之選。唯一難處,就是如何橫渡冰剎海。
冰雀不溫不火道:“可以!”忽見一道銀光射來,肖逸趕忙抓住,伸掌一看,卻是一片銀色羽毛。銀羽十分皎潔,內(nèi)有靈氣流轉(zhuǎn),妖王氣息甚濃。肖逸心中大喜,知道這是妖王之羽。
眾人得了妖王首肯,又持有妖王之羽,這一路定然順風順水,萬事大吉。(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