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榜背于我聽。”
肖逸不知為何,卻也乖巧地背誦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聞數(shù)窮,不若守于中。”
誦完之后,心中突有所感,心道:“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人如芻狗。人活在世上,哪能事事順心如意?總要經(jīng)歷磨難才能成長啊。人性本來懶惰,如果人人順從心思,只圖享樂,不思勞苦,豈不是良田無人墾種,集市無人貿易……”他不敢再往下想,心中漸漸對天道循環(huán)有了一些理解。
胖廚師看著肖逸臉色的陰晴變化,笑道:“小子悟性還算可以。”說罷,也不給肖逸過多的時間去領悟,站起來繼續(xù)爬山。
肖逸緊跟其后,問道:“既然道家講究無為而治,那么胖師傅威嚇那藥店老板,干預那藥店的生存規(guī)律,豈不是違背道家本義?”
胖廚師頭也不回,道:“你小子這就是典型的進得去,出不來。道家本義是清凈無為,但不是說要你清靜無為。你才對這世道了解多少,便敢以圣人自居,凡事講究無為?”
肖逸一愣,良久之后,才喃喃說道:“是啊,我不過是一個凡人,怎敢以圣人自居。我本是世間的一份子,無為也罷,有為也罷,皆是世道變化。圣人無為,讓百姓自行為之。可笑我竟然以螻蟻之軀,枉行圣人之道。如果人人學了幾天道經(jīng),便以此心態(tài)行事,世道必將不存,不是遵守天道,反而是違背天道。”
胖廚師大喘了兩口氣,贊道:“小子說的極是。道經(jīng)存在了千萬年,其道理人人懂,可惜人人放不準自己位置,口中說著順應自然,其實卻是在逆天道而行。所以古往今來,學道者絡繹不絕,真正得道者卻是鳳毛麟角。這也是,至德之世喊了無數(shù)年,至今卻仍是停步不前的原因。”
胖廚師的話可謂發(fā)人深省,肖逸初時感覺自己的腦海已經(jīng)滿了,脹的好生難受,待把道理想個通透,又突然感覺腦海中空空如也,急需往里面填補一些事物。
胖廚師似乎明白肖逸此刻的感受,便與他講道:“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圣人行圣人之道,凡人行凡人之道,世人遵循天道因循,追尋本真,各行其道,無為無不為,才能最終實現(xiàn)至德之世。我們那么改道教為崇真教的祖師爺,便是以此為思想的。”
又道:“普天之下,人人想做圣人,便以圣人之德約束自己。豈不知圣人也是凡人所生。圣人之所以為圣人,是因為圣人更好地體悟了凡人之道,由此蛻變而為圣人。”這時,話鋒一轉,道:“你別看那些小鬼頭,一個個自以為修行仙術,洋洋得意,豈不知不修凡人之道,想單純以道術叩啟仙門,到頭來只是空中樓閣,癡人說夢。”
肖逸腦海中想起那些小弟子看自己時的驕傲神情,又想起胖廚師曾講的在廚房做飯也是修道,他多么希望胖廚師講的道是真正的道,但是再看看胖廚師拖著肥胖身子、喘著粗氣費力前行的樣子,聯(lián)想其他道者凌空飛行的俊逸身姿,剛剛燃起的一點希望,又在無形中破滅。
所幸肖逸心智早熟,又善于控制心思,想想便罷,再回過神來,繼續(xù)聽胖廚師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