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逸知道申亦柔有所誤解,但也不愿多做解釋。他此時腦中所想的是“亦柔讓我不要看得太透,難道是讓我不要追查父母之事?”
即將進入孔門之際,申亦柔說出這些話來,難怪肖逸多心。
沉默片刻,肖逸終究未多問一句,只是道:“想不到一句‘君子遠庖廚’,其后背竟有如此多的道理,受教了。”
申亦柔見肖逸不接茬,顯然沒有回轉之意,心中暗自一嘆,沒有再說話。
二人各懷心思,心情沉重,一時無人說話,繼續前行。
愈向上走,行人愈少。到后來,寬闊的道路上只剩下噠噠的馬蹄聲和車輪碾壓道路的聲音。
走了將近一個時辰,猛一抬頭,只見路之盡頭、大丘城之頂,竟坐落著一座巨大廟宇。
那廟宇頂部皆由琉璃制成,在明月映照下,莊重典雅,熠熠生輝。
肖逸不由得驚奇道:“那是何處所在?”
也不知是因為懷有心思,還是因為即將到家,申亦柔興奮不已,竟是沒有昏睡,當即回道:“那是孔廟。”
肖逸不解道:“孔廟?是祭祀孔圣人之廟?”
申亦柔道:“正是。”知其心中迷惑,就解釋道:“大丘城與別的地方不同,城心最為要緊之地設為孔廟,乃是儒家尊師重教之體現。”
肖逸恍然道:“正該如此。”又隨口問道:“城心是孔廟,那孔門之主住在何處?”
申亦柔道:“孔廟內有許多閑置房屋,誰擔任孔門之主,誰就可以帶家人入住孔廟,代孔圣人執掌儒家。”
肖逸隨口道:“如此說來,那孔廟內豈不是要經常換人?”在他看來,換一次門主,就要搬一次家,委實有些勞師動眾。
申亦柔卻道:“也不見得,這萬年來,孔廟內也就換了四五次而已。”
肖逸訝道:“如此說來,孔門七十二家的實力相差甚大了?”
孔圣人門人三千,賢者七十二人。肖逸對儒家有所了解,但是在其想象中,這七十二家后人因相差不大,皆有執掌孔門的可能才是。哪想到,萬年來,孔廟之換了四五次主人,這說明孔門七十二分支,其實力強橫的也只有四五家而已。
果然,聽申亦柔道:“孔門分支雖多,但是堪稱佼佼者,也就十余支而已。而這其中,修為和學問一樣高絕就更為稀少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