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道者又道:“道法自然,處自然之中,自然得道。非強(qiáng)求死學(xué)所能悟得。你可明白?”
這番話極為拗口,道機(jī)深藏,旁人聽來,只感眩暈無比,怎解其意?
肖逸道法精深,當(dāng)即便明白過來,赧然道:“師父用心良苦,弟子此時(shí)方知,慚愧之極。”
道家之道,乃自然之道。既然是自然之道,必須由自然之法獲得。換言之,道無處不在,人人心中皆有道法。雖然世人之道,各不相同,但皆是自然之道。若聽信別人教導(dǎo),隨著別人思路去悟道,便失去了自然本性,所悟之道也就成了別人之道,而非自然之道。
《道德經(jīng)》開篇便講:“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被闡述,但是可以闡述的道,并非真正的道。
所以,修煉道法,必須自行參悟。胖廚師注重體悟,也在與此。
肖逸瞬間明白了長清道者的用意,對道法的理解又自深了一層。
長清道者見肖逸神態(tài),欣慰笑道:“你能明白我話中之意,足見你道法修為亦然不俗。”
肖逸忙道:“師父謬贊了。弟子心中尚有許多迷惑,一時(shí)無法悟透。”
長清道者道:“不急,自然之道,要以自然之心悟得,不可心急。”
肖逸一凜,道:“弟子受教了。”
長清道者句句道機(jī),每一句話都能令肖逸有所感悟。此時(shí),肖逸方感受到,道法弟子和道術(shù)弟子之間的區(qū)別。
頓了片刻,長清道者忽然正色道:“為師明白,你心中對道家感到失望,對道法被歪曲,不能容忍。”
肖逸被說中心思,默默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
長清道者見狀,道:“這便說明,你的道法還未到大成的地步。”
肖逸愣然,未明白其意,道:“請師父指點(diǎn)。”
長清道者道:“這乃是修道一途中,必然經(jīng)歷的過程。為師年輕時(shí),心高氣傲,也曾在你這一階段思想掙扎,痛苦不已。到后來,真正看得多了,悟得透了,也才明白過來。”
肖逸知道長清道者有意點(diǎn)化,忙凝神聆聽。
長清道者道:“自然之道,須自然悟得,的確不可強(qiáng)求。但是,人心浮躁,天性如此,又不得不強(qiáng)求。”
肖逸不解道:“一旦強(qiáng)求,不是違背了自然之道嗎?”
長清道者意味深長道:“你看到的違背,只是眼前的違背,卻忽略了長遠(yuǎn)的自然。”
肖逸當(dāng)即迷惑不已,難以理解,不覺微微搖頭。
長清道者道:“道家自然之法,不僅是人類文明之瑰寶,更是在紛繁宇宙中指引人類得以長存的無上法則。如此妙法,若是失傳,乃是人類一大損失。是以,開宗立教,廣收門徒,強(qiáng)行教授世人道法,在所難免。”
肖逸大惑不解道:“如此一來,豈不是違背了自然之意?以此方式教授的道法也非真正的道法,豈不是事與愿違,背道而馳?這樣又怎能令道法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