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費清心急,肖逸忽道:“費老爺子心中急切,看來已然對心中之道產(chǎn)生了懷疑。這說明,費老爺子明知自己在為虎作倀,但是因為功名利祿,又不得不依附權(quán)貴,違背本心??磥恚笄鸪情T匾上‘安貧樂道’四個字,費老爺子早已忘了。”
肖逸此言批駁得甚重,那費清登即怒道:“你妄言揣測,血口噴人!”但心中卻驚顫不已,禁不住捫心自問。
肖逸見狀,微微一笑,這才道:“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從圣人之教中,我們便能得知,無論齊家、治國,還是平天下,都要以修身為根本?何為修身?修身即修德。這就說明,唯有以仁德為基,才能行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任?!?/p>
語氣一頓,直視費清,道:“按照儒家積極求進(jìn)之意,申家勢弱,取申家而代之,此行并不為過??墒?,閣下當(dāng)謹(jǐn)記,天下事皆可為,但絕不可違背心中之仁德。取申家而代之,固然可行,但理應(yīng)自然而然,順勢而為,絕不是為了借勢上位,而無所不用其極,以冠冕堂皇的理由為幌子,做些卑鄙無此之勾當(dāng)?!?/p>
“自然而然”乃道家之道,肖逸心中不分道、儒,說教之時難免出現(xiàn)混淆。所幸,孔夫子當(dāng)年曾求教于道家伯陽老祖,儒家也深受道家影響,對此等大道并不排斥。而且,眾人為其言語所吸引,也根本未加注意。
最后,只聽肖逸道:“費老爺子,面對申家的老弱婦孺,以其府邸為要挾,逼迫申家就范,你捫心自問,是否能做到問心無愧?你可敢說一句,你對得起心中的那份仁德嗎?”
費清一張老臉脹的通紅,突然一口血箭噴出,從空中摔落下去。
眾人見之,除了那些修為低下的申家下人發(fā)出一聲驚呼之外,其他人無不面生羞愧,根本無暇同情費清。
那費清摔的不重,當(dāng)即掙扎而起,突然向肖逸叩拜道:“費清知錯了,多謝老師指點。”竟當(dāng)真信守剛才承諾,稱肖逸為一聲“老師”。
年長之人,向年幼之人行禮拜師。此舉在別家看來,定然要引起騷動,認(rèn)為這費清不知羞恥,甘愿受辱。
但儒家奉行“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敝溃瑤煙o貴賤,不分長少。在眾人看來,費清盡管年歲徒長,但道不如人,稱肖逸一聲老師,也不為過。不僅算不得稀奇,反而令人致敬。
那費清既甘愿稱肖逸為師,肖逸當(dāng)之無愧,坦然受之便是。然而,他身形一動,已然消失了身影,待現(xiàn)身時,已到了費清之側(cè),竟是不受此禮。
只聽其道:“費老爺子禮重了。其實,若沒有費老爺子先前提點,我今日也無法突破。說起來,費老爺子也是吾之師。你我兩清了,也算是禮尚往來?!?/p>
費清搖了搖頭,羞愧道:“問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無論老師受與不受,在我心中,你皆是吾師便是。”
而后道:“從今日起,老夫當(dāng)離開孔門,重新回到大丘城內(nèi)。從此,謹(jǐn)守祖訓(xùn),安貧樂道,斷絕攀附孔門之心。老師鄭重,就此拜別?!?/p>
又向肖逸行了大禮,轉(zhuǎn)身出了申家府門。當(dāng)然,肖逸又躲將開來,未受其禮。
此后,費清果真信守言諾,隱居鬧市,獨善其身。在其彌留之際,突破第七層,達(dá)到了凡人至高之境。此為后話不提。
待費清走后,肖逸輕嘆一聲,來到南宮雁面前,行禮道:“前輩大駕光臨,晚輩有失遠(yuǎn)迎,失禮,失禮。”
南宮雁笑道:“老夫乃閑散之人,不請自來,還望小友見諒才是。”在其看來,肖逸已躋身儒家高手之列,是以說話也十分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