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逸豈能聽不出其話中的譏諷之意,但絲毫不以為意,仍順著其思路冥想下去。他若非有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在修習道法方面又怎能進步如此神速。靜思了良久,忽然道:“只有陰陽五行不盡輪換,天地才能永固恒定。”
眾人大笑,道:“廢話而已。”尸倉卻問道:“如何才能陰陽五行不盡輪換?”
肖逸伸手一抓,從地上撈起一塊拳頭大小的雪塊。眾人御空飛行,離地有百丈之距,見他輕松一揮,雪塊就應手飛來,極是輕巧,如同隔空取我。眾人自認做不到此點,心中駭然,為之一靜。
肖逸也不管他人心思,指著雪塊道:“天在上,地在下,正如這雪塊一般。五行始終相生相克,不會獨一存在。就以南方而言,火之極必生水,水之極又再生火。這般水火無窮無盡,大地也當是無窮無盡。”
但見肖逸雙手比劃,那雪塊隨之變成寬大的薄塊,繼續道:“可是,至剛易折,大地這般綿延下去,大而無疆,陰陽更是難以維持平衡,遲早要不堪重負,出現不可挽救的劫難。若是如此,天地將再不存焉。”
雜家眾人無不修習陰陽五行之道,聽他說的似乎有些道理,便無人反駁,傾耳靜聽。
肖逸忽然兩手一握,將雪塊凝成一個圓球,道:“所以,想要天地平衡,唯有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火即是水,水即是火,南即是北,北即是南。五行循環,生生不息。”他一邊說,一邊擺弄這雪球,讓眾人聽的更加明白一些。可是一番話說完,只見眾人瞠目結舌,神情茫然,無一人能聽懂。唯有尸倉陷入沉思,若有所悟。
片刻,一人笑道:“大地由神龜馱著,就是大地再大再沉,神龜也同樣馱的動,無須你操心。”
肖逸忽道:“若是大地真有神龜馱著,那么(下)陰界在什么地方?”
那人一滯,不能言語。諸人雖未去過(下)陰界,但是誰都知道,(下)陰界就在大地下方。至于(下)陰界是怎樣的形態,無人說的清楚。
肖逸尚有諸多疑問,但是眾人無人再理會于他,只是蒙頭趕路。他徒然一笑,只能獨自思索。
他整日里參悟陰陽五行之論,精神充實,倒省卻了被俘的期艾之情。對他而言,此行能悟到五行之理,已然不枉此行。儒家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正是此意。
二日之后,行出冰剎海,進入四季溫熱的荊州地界。
但見荊州境內河流交錯,湖泊密布,土地潮shi肥沃,良田萬頃,秀舍成行,足見物阜民豐。
過去,肖逸只當雍州已十分富足,可是與此地一比,又覺得頗有不如,忖道:“人生果然生而不同,生在此地的百姓,天生就資源充沛,少了許多疾苦。”但是再往前仔細一看,稻谷傾倒,屋舍破敗,竟似被洗劫了一般,不禁心頭震驚。
雜家眾人也發現了異狀,個個面色難看,不覺加快了速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