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肖逸之言,長清道者拍案叫絕,連叫三聲“好”。那長陽和長靖二位真人也是面露喜色,心道:“也唯有此法,才能勾起百姓興趣,令其從妖家論道的氣氛中緩過神來?!?/p>
諸子百家卻不如此認(rèn)為,無不大怒,斥責(zé)其狂妄。
但無論如何,百姓紛紛投來好奇目光,神情專注,認(rèn)真非常,已然暫時忘卻了剛才妖家所論之道。
不過,叫好之后,長陽、長靖、長清三人也不免有些擔(dān)心。肖逸雖成功吸引了百姓注意,但是話說的過滿,若是論道不能盡如人意,又會將道家推向萬劫不復(fù)之地。
肖逸說完那句話后,卻不疾不徐地向旁踱了幾步,并未急著開口,好似要故意吊足百姓的胃口。
只是說也奇怪,百姓竟沉心靜候,毫無催促之意。
百家弟子大感驚奇,待仔細(xì)觀看,方發(fā)現(xiàn)了端倪。此時的肖逸傲意盡去,其一舉一動,恬淡從容,就好似一團(tuán)清風(fēng)從人之心田拂過,令人不知不覺就安定下來。
先以傲氣威懾四方,引起眾生注意。再以平和之氣安撫,令眾生安靜下來。天人之境,竟絕妙如斯。
如果說,肖逸在百萬大山時悟到天人之境乃是初入門庭,今日,領(lǐng)悟百家之道后,方真正的登堂入室。
只見肖逸踱步站定,目視前方,向著高臺上的諸子百家,說道:“其實(shí),諸家之道,各有所長,無不有理。而且,其理博大高深,常人參悟一生,也不見得能夠明白?!?/p>
百家弟子一聽,心情稍好,暗道:“此話說的有理,此子還算識趣?!?/p>
肖逸首先望向中間高臺上的佛家,緩緩地說道:“佛家重修心,以己度人,普度眾生?;蛟S大家以為,佛家境界高絕,我們凡人不出世,根本不可能達(dá)到,更遑論度化他人。其實(shí)并非如此,佛法既沒有想象中的那般高深莫測,也無須非得出世方可修行。佛家告之我們的,只是轉(zhuǎn)變角度而已?!?/p>
進(jìn)一步解釋道:“當(dāng)我們無法改變對方時,可以回過頭來試著改變自己。當(dāng)你改變了,對方也就改變了,或者說,在你心中,對方已然改變了。我們無力去改變天地,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變了,世界也就變了。”
這一番話娓娓道來,通俗易懂,引人入勝。肖逸從常人角度出發(fā)將佛法演變升華,使人感到佛法并非那般遙遠(yuǎn)。百姓聽罷,頓時生出恍然大悟之感。
佛家了空大師口誦佛號,合十道:“阿彌陀佛,施主雖未盡釋佛祖普度眾生之意,但是微言大義,極富佛意,足見施主心中有佛,老衲佩服之至,幸甚之至?!?/p>
百家之人從來只認(rèn)自家之道,聽聞別家之道也只是為了抨擊對方而已,并未真懂真解。而肖逸身為道家弟子,卻能在佛法之中加入自身感悟,這等悟性非常人所及。尤其還得到了空大師夸贊,百家之人見之,頓時對肖逸另眼相看。
肖逸沖了空大師抱拳回禮之后,又轉(zhuǎn)頭望著陰陽家,說道:“陰陽家以陰陽推衍得知:無論人類如何努力,其結(jié)果都不可能達(dá)到盛德無怨之世。其言論雖然令人懊喪,但是讓我們明白了,何為夢想,何為現(xiàn)實(shí)?,F(xiàn)實(shí)十分殘酷,正如妖家所言,弱肉強(qiáng)食,物競天擇?!闭f著特地轉(zhuǎn)身向妖家抱了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