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論道,為了達到壓低對手、引人入勝的效果,或抑揚頓挫,或鏗鏘有力,或擲地有聲,不一而同。但像肖逸這般溫文儒雅,輕吐慢道,如水一般溫和,卻能令全場專注于其一身者,古往今來,未之有也。
其行正應了《道德經》所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p>
如水包容,弱勝強,柔克剛,忍辱負重,方可成為天下之王。
此時,肖逸暫不言語,給眾生以思索的時間。
片刻之后,待諸家之人漸漸醒轉,開始詢問如何才能公平論道時,才搖頭一笑,反問道:“難道諸位心中所想的就只有論道嗎?論道的最終目的何在?”
“最終目的?”諸家之人頓時又想起那稷下學宮宮主的訓斥之言來,但臉上出現些許迷茫,不知道肖逸言下之意。
肖逸道:“我們論道目的是相互督促,不斷完善自己之道??勺罱K目的,卻是共窺天道,于天地間博取一線生機,令人類文明永續傳承?!?/p>
受長靖真人和那稷下學宮宮主的啟迪,肖逸論道以來,已不止一次提到創道初衷。
諸家之人再次加深印象,默默地點了點頭。其實,現如今的諸家弟子早已習慣了論道格局,若不是那稷下學宮宮主提醒,恐怕還一時想不起創道的初衷,也即是論道的最終目的來。
肖逸見效果已然達成,正要開口繼續論道,卻聽身后長陽真人突然“哼”了一聲,哂笑道:“好一個博取一線生機!”
聲音不大,只有身旁幾人才能聽到。但是一股威壓瞬間擴散,將所有道家弟子籠罩。眾道家弟子皆感心神震顫,不明所以地望向長陽真人。肖逸受其影響,也暫停論道。
只聽長靖真人道:“那稷下學宮宮主也曾說,人生于世,便是在天地之間博取一線生機。師兄又何必在意?”
長陽真人怒氣不減,道:“我道家講的是自然大道。博取一線生機,有違自然。不管那學宮宮主如何說道,總之不應出自我道家之口?!?/p>
肖逸聞之,心中登時了然,暗道:“原來如此?!?/p>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一線生機。截教之法,正是要截取這一線生機。
道家闡、截之爭,其關鍵就在于對“一”的取舍上。肖逸之言,明顯有傾向于截教之意,難怪長陽真人發怒。
長靖真人又道:“無論闡、截,皆是我道家之道,當著天下人論道,便是運用幾句截教教義也無可厚非?!?/p>
長陽真人又“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長陽真人修的是自己之道,喜怒隨心,怒來的快,去的也快,轉瞬間那股威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