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姑奶奶出閣是一百七十二臺嫁妝,太太若是給大姐兒置辦超出了,以后親戚怕是不好見面。”徐燕畢竟是長輩,且人家是伯夫人。雖說將來麗姐兒的品級必要比徐燕高一籌,可畢竟是成了勛貴圈子里的人,還要靠徐燕提攜,丹桂怕徐燕心里結了疙瘩,對麗姐兒不上心。
“不怕,當年我出閣是一百六十八臺嫁妝,比姑奶奶少。有了這個先例,姑奶奶斷不會說什么的。再說麗姐兒頭上還有仙逝了的大長公主婆婆,嫁妝只要比公主矮一截就好。”林氏當年給徐燕辦嫁妝的時候,都想好了的。
丹桂聽了,再不說話,只聽命辦差。
“我記得家里有不少東海珍珠,都攏到一起,挑圓潤個大的,給麗姐兒做件珍珠衫。麗姐兒是要嫁到國公府的,嫁妝可不能寒酸了。哪怕是比不上先大長公主,也不能差太多。要不然麗姐兒臉上掛不住,以后在世家圈子里抬不起頭來。”林氏呷了口茶道。
“娘,你把這么金貴的東西都給了我,弟弟們怎么辦?”麗姐兒覺得林氏有些過了。
林氏開始還驚訝麗姐兒偷聽,后來反而不怪了。還能在身邊留幾天,還是得過且過吧。
“你弟弟們是男兒身,要花銷自己去掙,哪里能與你比。再說你是嫡長女,這些嫁妝本就是你應得的。這樣的嫁妝家里也不是負擔不起,又是皇上賜婚,我們辦的氣派些,也是應當的。你要記住,財是人膽,眾人更在意的是菩薩的金身。”林氏開門見山道。
“還有兩年呢,現在就置辦,是不是早了點?”麗姐兒問道。
“若是真從現在才置辦,肯定是來不及的。傻丫頭,自你出生,家里就開始給你置辦啦!”林氏笑出聲來。
麗姐兒心里嘆了口氣,不再說話,放下菖蒲就回了藤蘿小筑。
既然娘親已經開始辦嫁妝了,她也得想想帶誰嫁過去了。
青杏和碧草她是必要帶走的,再想想從宮里歸家時,眼睛哭的紅紅的綠萼,麗姐兒心里微酸。
“我若嫁到國公府去,你們可愿與我同去?”麗姐兒把丫鬟都招了來問道。
“自當同去。”青杏,綠萼和碧草異口同聲,鳳兒和四喜也極想去的,唯有翠籬,目光閃爍,雙唇囁嚅。
這個丫頭啊,自從認了干娘,知道將來能放出府去,心就飛了,人也不那么盡心辦差了。既如此,還是早早成全了她,免得她出了什么差錯,倒壞了事。
一旁的程繡娘看見翠籬如此,心急如焚,她又瞧了瞧麗姐兒微蹙的眉頭,連忙道:“老奴愿去。”
麗姐兒挑了挑眉毛,又看了眼翠籬不知所措的樣子,問道:“師傅愿去,我自當允諾。只是師傅年歲大了,恐怕不堪驅使,還是在家享清福的好。”
說罷,麗姐兒也不再理程繡娘,又對著眾丫鬟道:“我把話先放在前頭,你們若是隨我去了國公府,起了什么不該起的心思,我必定不會輕饒,可明白?”
眾丫鬟面面相覷,即刻就明白了麗姐兒的意思。大戶人家丫鬟爬床可不是新鮮事,人人都聽過。麗姐兒如此明了的說,神色嚴肅,更添了一份威勢。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