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這時已經(jīng)平復(fù)下心情,看著裝滿毒藥的瓷瓶子發(fā)呆。林氏說的沒錯,徐燕雖嘴上不說,心里卻明白。可是一聯(lián)系到實際,她又有些猶豫,她是不同的,她能做到最圓滿的。
“妹妹,聽嫂子一句勸。有時候你抱的希望越大,終究是失望越大。”林氏的話如突如其來的鐘聲敲響,令徐燕霎那間警醒。一輩子還很長,誰也不能保證什么。有時候做好了萬全的準(zhǔn)備才能全身而退。
徐燕艱難地點了點頭,雙眸閃亮堅毅。
轉(zhuǎn)眼就到了催妝的日子,三月初一。
徐家一大早就忙碌起來,丫鬟婆子小廝們?nèi)济Φ哪_步沾地,而林氏也一遍遍地核對徐燕的嫁妝,忙的都忘了累,忘了餓。
而沐恩伯府那邊也是忙碌,蘇宣起的很早,穿上飛魚服,配上七梁冠,腳磴皂靴,在銅鏡前轉(zhuǎn)了又轉(zhuǎn),才滿意地一笑。
一大早,蘇宣邀請的儐相就全部到齊,一水年齡相當(dāng)?shù)膭踪F子弟,全都穿著蟒服或是飛魚服和斗牛服,齊刷刷地站了一排,看著就讓人賞心悅目。
“明和總算是要抱得美人歸了,我們都等急了!”說話的是建安侯世子,自小就與蘇宣關(guān)系不錯。
建安侯世子的話一出口,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他們也都聽說了外間傳言,知道蘇宣這是對徐家姑娘上了心,不免都揶揄幾句。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聽說那徐家姑娘長的貌若天仙,也怪不得明和如此惦記著。”又一個開口,這人正是年紀(jì)輕輕地定北侯。
定北侯是在七王之亂中沙場上脫穎而出的佼佼者,皇帝特意賜他定北侯,也算是當(dāng)朝的紅人。他與蘇宣本不熟悉,卻因為與建安侯世子等人相熟,才與蘇宣漸漸有了往來。其實是他來做儐相是臨時來湊數(shù)的,不免也調(diào)侃幾句。
“看看明和今天多精神!這金燦燦的飛魚府,我看著都沒你的臉耀眼。”建安侯世子笑著道,又引來眾人的哄笑。
蘇宣不管別人說了什么,一律笑臉以待,絲毫沒有怪罪。今天是個好日子,他不想破壞氣氛。接著就是家中的下人備好了禮品,蘇宣等人乘馬向荷花胡同而去。
一時三刻,眾人就到了荷花胡同。早有徐家的小廝在門口等著,看見正主來了,就趕緊燃了鞭炮,噼哩啪啦地響起來,分外喜慶。
鞭炮一響,無數(shù)的人就圍了上來看熱鬧,議論紛紛。
沐恩伯府所贈送的禮品包括著整豬,整羊,一壇壇的酒裝在朱漆描金的催妝盒子中被抬進徐家。這一幕令路人更大聲地議論起來,無非是排場大,看著隆重等等。
徐老太爺看著滿室精神奕奕,位高權(quán)重的年輕人不禁高高揚起眉毛,笑的格外真心。
“來來來,開席了,我們都去花廳!”徐老太爺親自招呼客人,滿臉笑容。
另一邊徐燕那里也熱鬧的緊。與林氏,何氏交好和通過她們與徐燕相交好的各路女眷都來湊熱鬧,一時間把徐燕小小的香閨給擠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讓麗姐兒差點喘不過氣來。
“你真好福氣,能嫁給伯爺作伯府人。”一個四五歲,眼睛大大的小姑娘奶聲奶氣地道。
由于她說的實在可愛,滿屋子的人就沒有不笑的,大喜的日子也沒人過多的追究。可大多數(shù)的人心里有數(shù),孩子懂什么,一定是身邊的人總念叨著,孩子才記住了。
“來來來,招呼不周,這些點心大家都嘗嘗,家里的廚子手藝不堪,這些都是八方齋的點心。”林氏在有些冷場的境況下打了圓場,眾人也都在點心上找到了話題,算是什么事情都沒發(fā)生。
“忘了正經(jīng)事,這是我添箱禮,姐姐別嫌棄!”說話的是徐燕自來了京都就交好的劉家小姐。
“哪里能嫌棄,好鮮亮的活計,我看著就舍不得用。”劉小姐送的是帕子和荷包,制作精良。
“還有我的!”“還有我的,我的是絹花”“還有我的!”這一下子,眾人的注意力又從點心上轉(zhuǎn)移到了添箱禮。
麗姐兒給徐燕的添箱禮早就準(zhǔn)備好了,那六套首飾做的極精致漂亮,徐燕愛不釋手。而做首飾的銀樓也詢問過首飾樣子是否可以歸銀樓所有,結(jié)果被林氏一口拒絕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