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羅氏走了之后,何氏擔憂道:“這位侯夫人恐怕不是個心xiong開闊的,這回是把你給恨上了。只望著親家老太爺并不是一門心思與這永寧侯府做姻親,要不然你可有的受了。”
“這樣的人家,小姑子要是嫁過去,非得被生吞活剝了。”林氏最擔憂的就是徐老太爺的態度,即便徐燕本身和徐家沒什么關系,可林氏依舊不舍得看著這樣一個美好的女子被推入有這樣婆婆的宅門。
“說起來,來了這半天我們還沒燒香拜佛呢。”何氏轉移話題。
“是了,本來是散心的,現如今卻滿身的不自在。”林氏打發人去隔壁的精舍把徐燕和孩子們都叫了過來,找了一個小沙彌引路去了大殿燒香許愿。之后一行人等又在靜安寺中用了素齋,才打道回府。路上,麗姐兒又特意派人去靜安寺周邊的小攤子上買了好些的糖葫蘆,山楂糕等等,準備把這些帶回去賞給那些沒出門的小丫鬟們。
回到林府之后,林氏思前想后還是找了機會把羅氏的言行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徐老太爺,言辭中對永寧侯府的親事并不是十分贊同。
徐老太爺笑了笑道:“我給你說說永寧侯府上的事吧。”
徐老太爺娓娓道來的聲音低沉而悅耳:“永寧侯有兩個兒子,一嫡一庶。嫡子你見過了,就是那個世子爺,想必是一表人才的。我雖然從未見過,卻是耳聞過的。至于那個庶子,是永寧侯府的貴妾,永寧侯的表妹所出,聽說那孩子也不是俗物,很得永寧侯的疼寵。盡管這個世道講究的是嫡庶有別,可怎奈永寧侯與他表妹是打小的青梅竹馬,感情深厚,所以在平日里,難免對那個庶子更疼寵一些。你在內宅,即便我們家沒那么多糟心事兒,想來你也是明白的。侯府中的人個個都是人精,跟紅頂白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所以這些年來,羅氏在內宅中過的很不順心,其中酸楚只有她自己清楚。最后羅氏苦苦掙扎讓她所出的嫡子襲了爵位,想也知道她必定是用了不少手段的。可也正因為如此,永寧侯才更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彌補他的庶子,因為他怕他百年之后,他心愛的小兒子會被他的嫡母和哥哥吃的骨頭渣滓都不剩。那么從哪里彌補呢?他想到應該給兒子結一門好親事。最好是那種有權有勢有錢人家的嫡女,并且相貌過人,品行端方。可滿京都的貴女又哪里看得上一個沒有爵位,整天無所事事的庶子呢?于是永寧侯看中了我們家,因為至少我們家有錢。”
林氏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永寧侯看中的是徐家女兒的陪嫁。小兒媳婦有一筆豐厚的陪嫁即便將來分了家,他心愛的兒子也不會吃苦受罪。可永寧侯這打算明明是給庶子結親,怎的今天相看的是世子爺?林氏疑惑地看著徐老太爺,剛想張口,就看見徐老太爺擺擺手道:“羅氏是個精明人,想來你也看出來了。以她的性情,你覺得她會讓永寧侯如愿嗎?我猜想著那羅氏本來是想攪黃這門親事的,可正打算著,我們家突然被皇上垂青,圣眷隆寵了。于是羅氏改了主意,打算與我家結親。她也同樣看出了徐家的優勢,有錢不用多說了,你我都知道;至于權勢嘛,想必那羅氏是看中了你的父親,天子近臣的身份。”
林氏心里憋悶著,只覺得這羅氏太會算計。這親事要是成了,羅氏還指不定怎么算計徐家呢。
“有錢有權的人家比比皆是,怎得她就盯上了我們?”林氏不解。
“永寧侯為了平衡兩個兒子的利益,所以打算把他大兒媳婦,也就是世子夫人的家世降低。正好他姐姐所出的獨女與世子爺年齡正合適,而且永寧侯的姐姐嫁的一般,她丈夫不過是個當朝六品官。如此親上加親,永寧侯還能得個拉拔姐妹,友愛親戚,長情的美名。并且他姐姐也和永寧侯一樣,與現在身為貴妾的那位表妹關系不錯,是自小的交情。而羅夫人知道了這事自然不樂意,她不喜歡她大姑姐驕橫跋扈是其一;對那位表姑娘的家世不滿意是其二;當然她最不滿,也最不希望的就是看到未來的兒媳竟然和她斗了一輩子的人關系親密。所以她借著這個機會,打算讓我們家提出來,說相看中的是世子爺,而不是什么沒有爵位的庶子。更何況,他們家嫡庶不分,滿京都沒有人不知道的,誰家好好的女兒愿意嫁去他們家受罪。最關鍵的那羅氏是很相信永寧侯親自挑選的親家。”徐老太爺分析的八九不離十。
林氏心里火急火燎地道:“祖父,我們不能把妹妹嫁到那樣的人家去。”
“原來想做親是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而且他們家門第也高,在朝堂上也說得上話。可現在看來,那永寧侯府就是個爛泥潭,誰沾上誰倒霉,就算燕兒嫁過去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我打算失信。更何況他永寧侯百般隱瞞在先,我失信也算不得什么。不過現在我們正好可以利用羅氏帶著世子爺來相看這件事,所以我們不用去硬碰硬,只要把話遞過去就可以全身而退。這兩人平時互相算計還不夠,現在卻拉上了我們家一并算計了。真當我們家是軟柿子嗎?我是一定會趁機好好挑撥他們夫妻一番的。好了,這次的事情辛苦你了,這件事你不用再管了,我會善后。”徐老太爺神色恬淡,可林氏看到的卻是徐老太爺隱隱發怒的表情。
到這里,林氏通過徐老太爺把其中的蹊蹺弄明白之后就回了內院,不想剛剛到了內院就遇到了她不想看到的人。
“三姑奶奶,你這些年可還好?”聲音爽朗透著一股歡悅,下午的日光照射在一張人畜無害的臉上,令林氏一陣惡心。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