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的兵法中,最難看懂的和最容易看懂的都寫在這卷上了,太公教紫隱的,就是這穩(wěn)如泰山。在畫卷中古戰(zhàn)場上,是兩軍對峙,太公和玄帝這一邊,正在計算籌謀,一字長蛇陣,還有太公這邊的玄龍陣,兩邊陣法的理念并不同。對方射來一陣雕翎箭,但是太公指著地形圖告訴玄帝,此時一支箭都不必回。這是源于上古兵法當(dāng)中的一部法,叫穩(wěn)如泰山。這個古卷在玄墨手下還原出來,是這樣子的,在一條河邊,一棵老樹底下,有一個人正拿一杖,往樹下一龍頭上打去,龍頭被擊,卻不見龍頭有絲毫動靜,龍似乎熟睡了,畫面另一邊,也是同樣一個人,用杖擊一條蛇,蛇因為吃疼不過,滿地亂滾。在兵法書上看到的就是這些,太公讓紫隱去領(lǐng)悟一個道理,就是為什么同樣的人,同樣的杖,同樣的力道下去,一為動,一為不動。參透了,他就可以明白太公兵法當(dāng)中難的部分,就是不易,再來,紫隱就可以參天機(jī),天機(jī)告訴他是什么,從這兩幅圖中。玄墨再復(fù)原了此后的另外兩張畫,就是一條龍被擊之后的場景,龍依舊似乎沉沉睡去,此時從天上下來一張紙條,上面寫有幾個字,這字從龍的眉心進(jìn)入了他的腦子,而另一幅畫是蛇在地上翻滾,有一個人過來,把蛇裝進(jìn)了一個口袋里,如果紫隱參透了太公的后兩幅畫,那他就同時明白了太公兵法里面容易的這一部分。兩邊都明白了以后,玄墨再展開紙筆,這一次是兩軍對仗,玄帝在一邊,另一邊就是他們要剿滅的商紂,太公讓紫隱把兩部兵法合二為一,紫隱做到了,他的悟性告訴他,動的是商紂,不動的則是玄帝。此時在陣前殺敵,太公率兵出征,一聲令下,所有的兵馬都跟著太公的戰(zhàn)車,排好玄龍陣,但是對方的箭過來的最初,他們只是保持陣形,紋絲不動,紫隱帶著他的兵馬,在陣前開始挑戰(zhàn)對方的將軍,此時天忽然變黑了,起了一陣很大的旋風(fēng),接著雷電交加,在云層中忽然看見了無數(shù)金甲神,從云層上方像陽光一樣射下了無數(shù)箭只,只見敵方的軍隊頓時如山海崩潰,領(lǐng)頭的將軍被紫隱一劍封喉,他的馬從幾個兵卒中倉惶逃去。太公此時順勢而下,以破竹之勢覆蓋了敵營,玄墨把這一戰(zhàn)收入筆下,最神奇的是,在古卷最早先的畫面中,當(dāng)龍頭被擊的那一瞬間,太公其實心細(xì),他看見龍的眼睛是似乎微微睜開一點點的,他提醒紫隱,紫隱只是以他的禪定力看見龍的睫毛有一根似乎在順著風(fēng)輕輕擺動飄搖,那畫其實本身就是通靈的。紫隱仔細(xì)想了太公所說的每一句話,他悟到的是兵法最難悟到的神髓。那擊打龍頭的人用了十成功力,同樣是龍與蛇,龍不動,但是他的眼睛微睜,蛇滿地亂滾,地上都掀起了塵土。這在畫面上看得極為清晰。喜歡云上玄墨()云上玄墨。